中国最高法审委会原委员、民一庭原庭长郑学林被公诉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9 07:03:46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称,被告人郑学林利用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立案二庭庭长、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第二巡回法庭副庭长、立案庭庭长、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检察机关同时起诉指控称,被告人郑学林退休后,利用原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 第一庭庭长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郑学林生于1962年8月,河南人。他于2001年10月出任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2023年9月,在郑学林卸任一年后,官方通报其被查。今年2月,官方通报其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由于信贷损失和信贷损失准备金增加,花旗集团在2022年第四季度信贷总成本为18.45亿美元,环比增加35%。

  “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双赢多赢”

  <strong>“‘中国小妖怪’的故事绝不会止步于8集。”</strong>

  湖南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多次对党员干部借贷收息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相关单位意见,根据党纪法规形成《党员干部借贷收息行为定性处置及取证建议》和相关典型指导案例,并发至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旨在通过澄清误区、形成共识、准确定性、分类处置,有效惩治借贷收息受贿行为。四川省眉山市纪委监委出台《眉山市严禁领导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暂行办法》,明令禁止领导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开展民间借贷活动,套取信贷资金高利转贷,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开展担保、居间介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9种行为,厘清党员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界限。

  “相关案件呈现行为隐蔽、形式多样的特点。”浙江省建德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代长亮分析称,违规借贷行为往往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通过一系列隐形变异手段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甚至通过特定关系人操作借贷收息,自己隐身幕后,使不法行为双重“隐形”。

  数字赋能之下,浙江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质升级,焕发新动能。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还需结合实际寻求最优解法。

郑铭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