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3 16:08:21

  央广财评|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不久前,多家国际机构也在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速的预期,其中摩根士丹利从4.2%上调至4.8%,高盛从4.8%上调至5.0%,德意志银行从4.7%上调至5.2%。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一季度GDP的强劲增长,以及近期推出的有关政策举措。

  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的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机构上调预期值背后的逻辑。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高质量发展任务,中国各地开年以来努力“拼经济”,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多领域新动能加速成长。

  看投资——前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9.6%、10.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6%、19.9%。

  看外贸——前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前4月船舶、电动汽车、工程机械、体育用品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08.4%、28.3%、16.2%、13%。进口延续向好势头,前4月制造业中间品进口2.89万亿元,增长10%,占进口总值的比重达48.2%。

  看生产——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6.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6%。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年到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 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将达到2

  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积聚,持续吸引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与中国“双向奔赴”。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参加论坛会议、洽谈业务合作、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有关部门。一个个知名企业家来华的“热搜”背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

  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字化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有效助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进入公司的第二年底,她拿到了3个月平均工资作为年终奖,“金额虽然不是太高,但我把它看作额外惊喜,感觉下一年更有奔头了,要更努力工作。”

  记者了解到,远景能源将在“沙戈荒”超大型陆上风电基地、新能源乡村振兴、“深远海”千万千瓦海上风电集中开发中继续发力,持续推动降低风电成本,并以零碳产业园作为有效抓手,推动“风电+”成为新增装机的重要支撑。

  投行人士何南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是北交所持续推进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资本市场自2010年开始逐步实施融资融券交易以来,业务模式逐渐成熟,监管体系日臻完善,投资者对信用交易机制的了解和应用不断深入。“北交所开市时构建了连续竞价的基础交易制度,市场运行平稳,合格投资者群体迅速壮大,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具有业务实施基础。”何南野如是说。

  营业额爆发式增长

  在南方,实体书店客流量同样显著回升。

苏金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