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绿色未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0 09:37:21

  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

  “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 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这不仅开辟了核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新途径,也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核能除在供热、供暖、供汽等领域应用外,还可在同位素生产、制氢、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广泛利用。目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局面。此外,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安保等领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台央视记者 付雪松 崔霞 毛俊 文为明 吴天白)

  CPI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则探访了一些在北京的外地务工人员。这其中,有外卖小哥、有环卫工人、有送货大叔……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一想到回家过年,心底都有一份温暖的期待。

  作为第三方厂商,秦淮数据画出了不同的“出海”航迹。

  在初次分配中,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两部山西本土导演的作品此次也进入“藏龙”单元,其中,菅浩栋导演的《夜幕降至》以主人公回到老家参加爷爷葬礼为契机,探讨了当代人的而立之年困境与危机;牛牛导演视角独特的《军军》则展现被社会淘汰的边缘人的困境,试图唤起更多的社会关注。

  <strong>新华述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strong>

朱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