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新视点)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6 16:50:57

  负责运营“爱达·魔都号”的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本土的国际邮轮品牌,我们致力于融汇中西文化,打造‘更懂中国客人’的邮轮度假产品。”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告诉记者,几个月来“爱达·魔都号”先后推出“邮轮+非遗”文化体验、民歌主题航次、茶文化主题航次、海上读书节等一系列活动,“6月下旬至8月底,我们还会举办2024夏季亲子主题活动,提供一系列融合文化创新和夏日趣味的暑期专属文化体验。”

  “几个月来的运营情况,验证了爱达邮轮在海事性能、安全航行、船岸联动、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客户体验等方面的能力,也体现了中国邮轮自主运营水平的提升。”在杨国兵看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邮轮经济已从过去的“过路经济”,逐步转变为涵盖邮轮运营、设计建造、配套供应链等领域的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我国成为全球邮轮市场的重要一极。

  从全国来看,邮轮旅游市场正逐步回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霍福鹏告诉记者,去年9月国际邮轮复航后、全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今年仅一季度就已超19万人次,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

  据霍福鹏介绍,邮轮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覆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休闲观光、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等各方面的领域。近年来,有关部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实施大型邮轮重大创新工程,打造邮轮运营服务品牌,优化邮轮客运港口布局,推动国际邮轮航线加快复航,积极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航线,推动我国邮轮产业持续向好。

  设计建造方面,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运营,第二艘大型邮轮于今年4月进入下坞总装阶段,我国形成了大型邮轮自主建造能力。

  运营服务方面,华夏国际邮轮公司成立并落户上海,有关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服务团队。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邮轮港口布局逐步完善,由北向南、从大连到三亚规划建设了13个邮轮 始发港,接待国内外邮轮能力不断增强。

  消费市场方面,邮轮旅游迅速恢复,在内河、沿海、日韩等传统航线基础上,开发了东南亚等新航线。入境邮轮航线加快恢复,今年以来已有21艘国际邮轮在我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

  亚历山大·扬科维奇,1972年5月6日出生于塞尔维亚。球员时期曾效力于贝尔格莱德红星(塞尔维亚)、ASC悉尼(澳大利亚)、AS瑟堡(法国)等球队。

  另有在美志愿者近日向媒体透露,“丫丫”目前除了大面积皮肤病、疑似营养不良、拉肚子,还伴有刻板行为。孟菲斯动物园官网曾解释称,“从表型上讲,这不是源于它的营养,而是它的家族遗传。总的来说,‘丫丫’还患有慢性皮肤和皮毛疾病,这与它的免疫系统相关,并受到激素波动的影响。这种情况不会影响它的生活质量,但偶尔会让它的毛发看起来稀疏散乱。”

  在上一轮行业周期中,国际船市在2002年复苏后,船厂新接订单快速增长,船台趋于饱和,导致供不应求,应接不暇的船厂开始“挑单”,一些大型船企如果出现空船位,甚至可以公开竞拍,价高者得。面对高额利润,大量资本涌入,民营“沙滩船厂”数量骤增,埋下了“中低端产能过剩”的隐患。

  除明显的跨校联动外,本校履新者也不在少数。比如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双双更换,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兰恒斌任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徐海阳任校长。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任校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任校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丁奎岭任校长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柳倩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普惠性民办园的诞生,是在全国面临普遍性“入园难、入园贵”的背景下,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来填补公办园普惠学位的不足,但随着出生率下降,学前教育格局也要动态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进一步理顺。

  “两年前,还是孩子们追着我们跑,现在,是我们追着孩子跑。”王莉是北京丰台区一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园长,2023年春节刚过,她就担心秋季的招生计划能否完成。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她所在幼儿园就开始直面招生难,今年生源可能进一步下滑。

刘建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