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如何启迪后人?

来源: 大河网
2024-06-30 11:27:51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范宇斌)28日,由上海市委统战部指导,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虹口区委统战部主办的“从这里走向世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研讨交流活动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多位留学先辈后人、相关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

  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中国先后有20批近1800名青年从上海北外滩汇山码头等处乘船到法国勤工俭学,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培养了大批人才。

  虹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宏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就是要弘扬留学报国传统,在新时代团结凝聚广大留学归国人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归国留学人员牢记留学初心,传承爱国求实的精神,发挥自身才干,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洪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青年担当。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桂永浩说,归国留学人员要深入了解留法勤工俭学史,以留法勤工俭学前辈为榜样,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传承“中法精神”,赓续非凡友谊,为讲好中法友谊 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

  在研讨交流环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副馆长谢炜、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兴德等专家学者,以及留法先辈赵世炎之孙赵新炎等留学先辈后人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脉络、历史意义和重要贡献,深切缅怀了留学先辈追求科学真理、矢志奋斗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

  “祖父赵世炎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却选择了走上勤工俭学之路。在法国,他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赵世炎之孙赵新炎表示,当年,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从上海登船赴法国勤工俭学,这在当时堪称壮举。因为他们要走的新路,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100多年过去,留法勤工俭学精神永在。先辈们‘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为支持历史档案研究,数位留学先辈后人当日向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捐赠了一批书籍资料。会上还成立了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海上青鸟”法语讲解志愿队,旨在展现青年一代立志讲好留学先辈故事,传承留学报国精神。

  当日,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启航北外滩 睁眼看世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完)

  11月22日6时至11时,延庆区筛查出7名社会面核酸阳性人员。其中:阳性人员1至2居住地为延庆区永宁镇利民街村二区,阳性人员3至7居住地为延庆区康庄镇屯军营村,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延庆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科学精准开展筛查、流调、判密、管控、转运、隔离等各环节工作,涉及风险点位及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此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也发布消息,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中国蔬菜协会、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会商分析,预计11月蔬菜供应量较充足。

  也有学校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比如在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司)批准,设立国内高校首个“纪检监察学”研究生专业,设国家监察理论、党的纪律检查、中国监察制度三个方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该校的“纪检监察学”在2018年更名为“国家监察学”。而在2018年3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挂牌,是国内第一所命名为“监察法”的法学院,同年其经教育部备案自主设置设立二级学科“监察法学”,并形成了本、硕、博三级培养体系。2020年9月,首届监察法学硕士已顺利毕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首钢园的命运总跟奥运连接在一起。2004年,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北京最大钢铁企业的首都钢铁集团,在“还北京一片蓝天”和“治理大城市病”的时代要求下,将一切涉钢项目搬迁到了河北唐山;2022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沉寂多时的首钢园脱胎换骨,经过多年的更新改造后,又华丽转身焕发出了新活力。尤其在冬奥会结束后,滑雪大跳台与冷却塔成为游客们围观打卡的热门地点,人们在此感受着冬奥会的余温。

  如今,艺人的曝光甚至没有死角,航班行程、生活起居、手机号码甚至都会被当做商品流通。在公开层面,大家谴责私生饭对艺人们带来的影响,而私下里,粉丝们则会按照有无私生饭的标准来衡量艺人红的级别。

  吕祥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和菲律宾之间有军事条约,美国炒作南海问题并不新鲜,重要的是菲律宾政府的表态。这不仅关系到美国在南海煽风点火的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中菲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菲律宾新政府有这样的表达。所以,我们应该还会一如既往与菲律宾开展务实合作,同时按照自有步骤处理与菲律宾之间的分歧,这是更重要的。

张韵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