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缘何能吸引年轻人关注(新语)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9 08:54:41

  数千年来,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营建居所、繁衍生息,创造了无数的建筑杰作。直到今天,许多古建筑仍然鲜活地屹立在城市与乡村、市井与通衢;还有一些古建筑在当代得到复建,成为鲜明的文化地标。

  或高大恢弘,或精巧绝伦,或素朴高雅……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目光投注到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上 ,以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古建筑,让历史建筑焕发出青春色彩。

  “垂垂老矣”的古建筑为什么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毫无疑问,古建筑有震撼人心的美。建筑本质上是生活的空间载体,建筑之美就是生活之美,是多种艺术门类有机结合的整体。通过一座座古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结构的技术之美、彩画雕栏的色彩线条之美、匾额楹联的书法之美、石刻造像的造型之美……凡此种种,浑然一体的建筑美穿越时空,唤起古今心灵的共情。

  可以说,古建筑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建筑单体,还在于建筑空间与历史积淀、人文创造凝结的整体。当游客登临名山大川,饱览复建的千古名楼,感受思接千载的文化传承,对文明长河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对于古建筑价值的挖掘认知和活化利用,未来也可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描摹作为器物的建筑单体,扩展到弘扬人居艺境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轮美奂、各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点缀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向往与自豪,更能点燃我们创造当代文化的灵感与激情。期待有更多年轻人进一步挖掘古建筑的历史传统价值,展现具有时代特色、青春活力的新创造。

人们贴对联、燃放爆竹

  最大的一个计划与写信有关。“白大侠”告诉记者,自己想搜集1000封陌生人的来信,信的内容可以是想对她说的事,也可以是想对写信人自己说的话,另外,还可以是对未来的想法……她想用这些信策划一场书信展,让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阅读那些慢下来,用笔写出的来自心底的思索。

<strong>  【回访】</strong>

  “经济体检”不仅为了查病,更为了“治已病、防未病”。作为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审计整改是确保审计成果落地的有效手段。

  崔秋堂介绍,制作麻糖工序繁杂,生麦芽、蒸米、糖化发酵、熬糖稀、手工拔糖、切糖、冷却、蒸温、滚芝麻等10多道工序。“将糖熬成熟、成型大约需要10个时,熬糖稀讲究火候,一开始用大火,到中火,最后用温火,这样出来的糖口感好。”崔秋堂说,他还是沿用着父辈流传下来的古法手工制糖方法做麻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就此邀请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新,展开解读。

徐诗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