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的“月背49小时”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4 19:21:54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题:嫦娥六号的“月背49小时”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自6月2日6时23分成功落月以来,嫦娥六号用约49小时迅速完成了“挖土”“做科研”“升旗”“起飞”等一系列工作,携月球“土特产”即将返回地球。

  “挖土”

  嫦娥六号任务并非中国探测器首次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曾携“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着陆在该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而此次嫦娥六号任务则肩负着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重任。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挖土”是门精细活儿,主打“快稳准”。受限于月球背面中继通信时长,嫦娥六号采用快速智能采样技术,将月面采样的有效工作时间缩短至不到20个小时;同时,探测器经受住月背温差考验,克服了测控、光照、电源等难题,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了月球样品,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做科研”

  在“广寒宫”,嫦娥六号还“做起了科研”,凸显“国际范儿”。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在地月转移、环月阶段和月面工作段均进行了开机工作;携带的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于月面工作段进行了开机工作;安装在着陆器顶部的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成为月球背面可用于距离测量的位置控制点。

  此次月背之旅,嫦娥六号搭载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一同进行科学探测。欧空局局长阿施巴赫表示,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是了不起的成就,欧空局很感激也很自豪能够参与其中。

  对于中外科学家合作探索月球,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此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曾强调,月球是人类共有的,中国去月背是为了探索更多未知,回答科学问题,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共同参与。

  “升旗”

  紧锣密鼓地“挖土”“做科研”之余,嫦娥六号探测器还不忘在月球上进行一场神圣的“升旗仪式”。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 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由于落月位置不同,嫦娥六号五星红旗展示系统在嫦娥五号任务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并开展展示效果和产品寿命可靠性评估。

  光线对于五星红旗的成像效果至关重要,由于嫦娥六号是在月球背面着陆,月面光线与旗面角度都发生了变化。为此,研制团队提出多种改进方案,开展多轮方案评估和地面模拟月面成像试验,以保证五星红旗的最佳成像效果。

  月面温差大、辐射强,普通材质的五星红旗难以满足要求。研制团队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开展玄武岩纤维旗面的研制攻关,陆续攻克纤维成型、织物织造、印花染色以及旗面与展开机构适配等技术难题,使生产的五星红旗能适应月球表面的恶劣环境。

  “起飞”

  顺利完成月球样品采样封装后,嫦娥六号上升器就要准备月面点火起飞,这是一个高难度科目。众所周知,运载火箭在地球起飞是有一套完备的发射塔架系统的,点火起飞位置也经过精确测算,飞行轨道更是一遍遍计算好的。

  但月面起飞与地面起飞不一样,没有一马平川的起飞地点,更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嫦娥六号上升器只能将着陆器作为“临时塔架”。

  与嫦娥五号月面起飞相比,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起飞,无法直接得到地面测控支持,而需要在鹊桥二号中继星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工程实施难度更大。嫦娥六号上升器点火起飞后,先后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顺利进入了预定环月飞行轨道。

  后续,在完成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后,嫦娥六号将带着“广寒宫宝藏”启程返回地球。(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烟台1月16日电 (记者 王娇妮)记者16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阿姆斯特丹”轮在该港单航次装卸商品车超9000台,创山东口岸外贸商品车单船作业量新高。

  “今天参加了和田旅游宣传推介会,对‘昆仑寻玉之旅’‘探访世外桃源达里雅布依神秘之旅’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年我们将计划带团赴和田旅游。”新疆安途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顾萍说。

 <strong> 互联网医疗便利“云就医”</strong>

  “东方以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园为目标,重点培育壮大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环保产业等三大产业集群。”海南省人大代表、东方市人民政府市长卢胜说,过去一年来,东方市推动园区总投资2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华盛新材料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开工建设,这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180亿元;中海油丙烯腈等重点产业项目竣工,全省首个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竣工、全省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开工。

  生态环保产业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力军。2022年服贸会上,30余家参展企业从“服务蓝天”“服务碧水”“服务净土”等方面展示了生态环保产业的创新技术和装备,在“科技创新成果”展台上,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等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成果,展现了中国生态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活力。

  事实上,以演唱会为代表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无论在市场影响力还是票房收入上,素来是中国国内演出市场的风向标之一,同时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和激发消费潜力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020年年初,就曾有包括刘德华、周杰伦、刘若英、蔡依林、张韶涵、李宗盛、吴青峰、黎明、杨丞琳、陈伟霆、伍佰等在内的大量港澳台艺人演唱会宣布取消或延期。此次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意味着将有更多演唱会等大型营业性演出,将重回市场聚光灯下。

邱芸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