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蒙医药融合发展 为中华健康贡献民族智慧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28 10:27:18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7日电 题:蒙医药融合发展 为中华健康贡献民族智慧

  作者 乌娅娜 李腾飞 马壮

  以前,草原上的医生骑着马,带着药箱,就是一个流动的医院。

  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蒙医学发展到今天真的不容易,通过与各类传统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已成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特木其乐感慨道。

  走进国际蒙医医院,各族患者在这里既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仪器做各项检查,又可以接受蒙医药传统疗法的诊治。许多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布病和肿瘤患者辗转多地后来到这里通过蒙医药治愈康复。

  一位从山西来就诊的患者告诉记者,初闻蒙医药半信半疑,但是没想到几个疗程就将困扰他多年的皮肤病治愈了,现在他也身体力行向当地亲友宣传蒙医药的功效。

  与中药、藏药等一样,蒙药包含动物类、矿物类、植物类等,目前,国际蒙医医院国家蒙药制剂中心设计生产蒙药制剂品种达240余种,制剂剂型10种,绿色、健康、便捷的蒙药为患者治愈病痛。

  此外,针刺、放血、灸疗、整骨……蒙医学中的五疗康复、针灸推拿、蒙医整骨让世人赞叹蒙医药的神奇。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蒙医传统治疗技术也逐渐回归临床。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特木其乐是脑病科的专家,他日常的工作中,接触的汉族患者居多。“我在从医40年间感受到,患者对蒙医学体系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从我的专业领域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探索,比如帕金森病、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变性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怎么去为这些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包括蒙医在内的各类医学都应该做一些工作。”特木其乐说道。

  蒙医学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人才。2018年,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填补了内蒙古医疗教育界没有博士点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没有蒙医学博士点的空白。

  越来越多的青年医学生从事对蒙医药的研究,不仅限于蒙古族。

  国际蒙医医院党委书记毕力格坦言:“学习蒙医学的根本理论需要有蒙古语的基础,近年来,我们也将许多蒙医药文献翻译成汉语,让各民族的人都能了解蒙医药。同时,我们与全国123家医院开展帮扶共建。”

  蒙医药从草原而来,走向世界。

  国际蒙医医院作为内蒙古首家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医院,6年的时间里,累计采集102例造血干细胞,惠及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区。医院累计收治蒙古国等邻国门诊患者4万人次,先后19次组派蒙医药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赴蒙古国多个地区的城镇及牧区开展以健康义诊、疾病筛查、保健指导、药品捐赠为内容的巡回义诊活动。

  患者和疾病不分民族,医学更不分民族。多位蒙医学专家在接受采访中,传达了同样朴素而又坚定的信念。(完)

  “几个人做个网站,或者就依靠第三方的平台,就能卖货。当这样的商家数量越来越多,大批发商的份额当然就会减少,依然还会有人找他们订货,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订单越来越小,时效越来越快,利润越来越低,生意就越做越难受。”叶志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杜宝贵研究该地区发展时提到,究其原因,首先是固有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他认为,东北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使命,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型;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政策红利更多向东南沿海倾斜,东北几乎没有享受到多少政策红利;此外,长期以来,东北受计划经济思维的羁绊。他说,总体上,东北地区的“保守”思想较为浓厚,政府的“有为”与市场的“有效”形成错配状态,要素市场发育缓慢。

  宁夏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宁夏常住人口为72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41‰。宁夏自治区过去十年的增长率也高于全国。“七普”数据显示,宁夏全区常住人口为7202654人,与“六普”数据相比,增长14.30%。而全国“六普”到“七普”人口的增长率仅为5.38%。

  此前结束访华后,马克龙在乘专机返回法国途中接受了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的采访,他表示,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避免卷入美中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该篇报道以《马克龙称欧洲必须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为题指出,马克龙受访时强调了欧洲“战略自主权”理论,认为法国可能会主导落实该理论,从而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

  此外,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在2022年都出现减少。辽宁省常住人口减少最多,为32.4万。而东北三省2022年常住人口总共减少86.08万。

  来自世界的触手,再次加速伸向上海。有媒体统计,自2月以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陆续会见近20名外企高管和国际机构负责人,包括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瑞士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美国丹纳赫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毕睿宁等均是其“座上宾”。

蔡孟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