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苹果放弃造车引热议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6 23:08:18

  中新社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一则苹果停止电动车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且将重点转向人工智能的消息令业界震惊。一些科技圈人士表示虽然“十年梦碎”,但这是顺势而为的正确选择。

  据报道,苹果本周宣布取消汽车项目,2000多名员工将逐步转到人工智能项目。特斯拉CEO马斯克、理想汽车CEO李想、小米创始人雷军都对此事发表了看法。

  苹果公司造车遇到挫折早有征兆。2022年,苹果公司曾将目标下调至2026年上市L4级别自动驾驶,且放弃了L5自动驾驶路线。2023年1月,苹果再次调整造车方向,将车辆的自动驾驶级别从L4下调至L2+,从2026年再延后2年至2028年。

  苹果为何放弃造车?数字经济学者、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极高,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苹果可能面临技术开发中的重大挑战,考虑到苹果在智能手机、电脑、服务等领域的成功和盈利能力,公司可能决定将资源和注意力重新聚焦于这些领域。

  另外,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电动汽车公司都在快速扩张。刘兴亮说,苹果要在这样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提出创新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也有观点认为,苹果整车制造专利储备丰富,且供应链纷纷布局汽车领域,因此造车不难,难的是赚钱。

  加码AI被认为是必由之路。苹果放弃造车,将团队转入人工智能项目,也是顺应当下手机人工智能化的趋势。

  1月31日,三星新一代旗舰人工智能手机Galaxy S24正式发售,在韩国上市仅28天就有100万部销售,其在线实时语音和文字翻译功能非常惊艳,目前已支持13种语言。

  中国的头部手机厂商全都在发力人工智能。自2023年8月起,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及荣耀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先后以合作或自研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手机端侧大模型。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说,从云端实现AI有非常多的应用,如果AI能在端侧实现,可以更好实 现跟个人相关的隐私保护。终端侧AI商用进程已经开始。

  AI手机前景广阔。IDC(国际数据公司)初步预测,到2024年底,下一代AI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近15%,比2023年的5100万部有了大幅增长。

  对于AI手机的路径,OPPO AI中心产品总监张峻认为, AI手机需要全栈式布局,包括在硬件层面、操作系统层面、底层软件架构层面等。

  苹果公司尚未公开详细阐述如何在其未来的智能手机中整合和优化AI技术,但可以基于其历史上的产品开发理念、市场趋势以及最新的科技发展来推测其可能的策略和方向。

  刘兴亮认为,这可能包括:加强包括Siri在内的核心AI功能、生成式AI应用的集成、增强的隐私保护、 AI在健康和健身应用中的应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IoT)集成、AI芯片的进一步发展。

  据媒体报道,苹果计划在即将到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一系列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这可能包括对Siri的改进。

  在今次“内蒙古两会”上,记者还注意到,内蒙古政府今年要下决心定向解决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土地房屋产权、项目手续办理和市场准入、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三年成长计划,“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既要重视招商引商、更要重视安商服商……”

  据了解,由于斯托伊科维奇、奥拉罗尤均与现东家有约在身,接手中国队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至于另外两人中,奎罗斯似乎更符合中国足协的选帅标准。不过目前,选帅工作受客观因素影响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影响选帅工作的因素来自多方面,比如候选教练的薪资待遇标准、合作双方在组队模式及带队理念上是否一致、双方对带队目标能否达成共识等等。这些工作处理起来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外籍教练春节前接手中国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分产品看,2022年中国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6.7%和82.2%,太阳能电池出口也有67.8%的增长。此外,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9%,占进口总值的17.6%。

  一天下来,46岁的郭红学还不能休息,要将了解到的信息发到镇卫生院和西坡镇各村村医组建的微信群里,并在第一时间将“卫生院来了什么药品”“家里如何通风消毒”“食疗方法”等信息转发到村里工作群。

  在没有任何外界参照物的条件下进行夜间低空掠海飞行,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都很高,对飞行员的操纵水平和心理素质是极大考验。“只有瞄准战场苦练精飞,才能练就过硬本领。”飞行员王懿慈说。

  世界著名的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此前的临床专家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的酪酸(又称丁酸)含量高的人群较之低含量的人群发展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降低了5倍,也就是说抗病力提高了500%。进一步研究发现,肠道内的酪酸主要是由肠道酪酸梭菌等产生。

杨睿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