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感受历史建筑“讲”故事 天津激活文旅新体验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7 18:33:32

  中新社天津5月4日电 题:沉浸感受历史建筑“讲”故事  天津激活文旅新体验

  作者 王在御 王君妍

  “五一”假期,《寻找戏剧家》在位于天津的曹禺故居纪念馆上演。这栋始建于清末的建筑变身“城市剧场”,游客在此感受沉浸式戏剧的独特魅力。

  “昨晚刚看完话剧《雷雨》,今天来曹禺剧院体验这场沉浸式戏剧,让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游客赵笑楠对记者表示,坐在大剧场中“一本正经”观剧会有一种“疏离感”,而在历史建筑的“小剧场”中与演员近距离互动使其对曹禺戏剧有了更多的理解。“我很想继续探索曹禺的其他经典作品。”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官戏剧’的综合体验会带来特殊参与感和情感共鸣。”《寻找戏剧家》导演贾泽轩表示。该剧演员梅辰说,“我们在剧中与观众互动,除了让观众可以深入剧中角色,更希望他们可以在剧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坐拥上千座近代历史风貌建筑,天津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近年来,很多历史风貌建筑并未沉寂在历史长河中,而是通过各种形式“活化利用”,焕发新的生机。

  已有161年历史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其本身就是一座“历史博物馆”。目前,该饭店内有一间700平方米的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家酒店博物馆。而于2023年起推出的“夜游博物馆”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百年传奇故事,拉近了游客与百年风云历史的距离。

  “我们的夜游博物馆特点在于实景、实物,比如像溥仪和婉容用过的留声机、梅兰芳用过的梳妆台等。博物馆内也有还原当年的酒店场景,不管是客房中的一桌一椅还是餐厅中的一刀一叉,均是历史文物。”市场部副经理殷舒怡表示。

  拥有百年历史的天津张园纪念馆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巨变,孙中山等历史人物曾在此居住。“五一”假期,沉浸式演绎展《津门往事》、解谜书实景探秘游戏《破晓》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该园,沉浸式融入城市故事。

  “没想到自己能在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里体验祖父母那个年代的简易婚礼,参与到沉浸式演绎中 。”来自郑州的游客徐若冰表示,“在老建筑里沉浸式体验演绎的历史故事,代入感很强,仿佛随历史长河徐徐前行,给这次天津之旅增加了特别的情绪价值。”

  北方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津门往事》制作人徐筱涵表示,“该展演融入表演、推理、互动等方式,让游客参与到历史之中。天津有许多小洋楼,我们希望用‘一台大戏’串起‘城市剧场’,以解谜的方式将张园、静园、范竹斋旧居、民园等几个景点的故事串在一起,让沉睡的小洋楼‘开口讲故事’。”

  对此,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世纪的建筑遗产不应仅被视为尘封的历史,它们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可通过赋予它们现代功能来保护和活化。

  单霁翔表示,“活化”建筑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通过恰当的使用和有效的管理,结合深入的设计与合理的保护措施,可以让这些建筑遗产重新焕发生机。(完)

  乌克兰内阁部长涅姆钦诺夫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内阁当天召开会议并决定解除国防部、社会政策部等机构4名副部长的职务。

  隐身于香港屋邨内逾半世纪的盛记,是间颇有些江湖气的老食肆。木雕的“盛”字招牌,空酒瓶手作吊灯,藤制的屏风与古色古香的木椅,以及伙计灵巧地侧身穿梭各桌之间,不忘中气十足地问候常客,处处透着卧虎藏龙的豪迈洒脱之风。

  也有不少市民趁着春节空闲时间,或是到博物馆、文化馆看看展览,或是走进景区游玩。柘荣县博物馆、文化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展览,包括馆藏文物“福文化”特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剪纸作品展暨柘荣县红色主题剪纸艺术作品展、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猜灯谜五天乐、我在柘博拍“全家福”手机摄影比赛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党的二十大精神、福文化的内涵以及柘荣特色民俗文化魅力。

  ——芬兰国防部长米科·萨沃拉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芬兰向乌方提供“豹2”主战坦克的可能性“很高”,但目前尚未做出决定。

  春节期间,行走在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多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城市框架已全面拉开。

  此外,医院还配备了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用于医院内部各种日常医用物品的自动化快速传送,更加智慧高效。

宗敬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