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弟子”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 感受地道中国味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7 21:07:30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折粽叶、填米饭、打绳结……端午临近,“洋弟子”们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感受地道中国味。

  在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盐仓社区内,粽叶飘香,歌声悠扬,来自摩洛哥、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的十余位国际友人与社区居民齐聚一堂,讲民俗、包粽子、玩转非遗,共庆端午佳节。

  在阿姨们手把手教学下,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利亚斯连包了三个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包粽子,挺有意思的,多练习几次就会了”。

  包完粽子后,利亚斯还将粽子“打包”带回学校,与其他朋友一起分享。

  “端午节就要吃粽子,甜咸我都喜欢。”来自西班牙的“中国女婿”乔恩在该社区生活了十余年。活动现场,他用带来的手风琴为大家演绎了一曲《我爱你中国》,“虽然也会想念在西班牙的家人,但现在我的家在中国,我很爱中国,也很爱中国美食”。

  据盐仓社区党委书记魏柳燕介绍,该社区内居住着较多国际友人,平时也会开展活动让大家更好融入社区,“恰逢端午佳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在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身着传统汉服的“洋弟子”们好奇地围聚一起学习包粽子,一招 一式学得有模有样。

  “我们是第一次教国际友人包粽子,没想到他们包得很专业!”形状各异、憨态可掬的糯米粽让有着40年包粽子经验的当地居民钱霞连连称赞。

  “粽子软糯糯的,跟我家乡的米糕饭有点相似,我相信粽子在我的家乡也会大受欢迎。”来自毛里求斯的“洋弟子”理查品尝碱水粽后如是说。

  “不管是我身上的汉服,还是艾草船,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独特。”来自罗马尼亚的“洋弟子”米茹娜受访时表示,平时她也经常将生活中的点滴通过照片的形式与家人分享,“希望下次可以带着家人实地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完)

  自2020年1月以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始终密切关注着病毒的一举一动。

  “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含金银箔粉食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我国未将金银箔粉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未允许其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消费者要认识到,金银不是人体必需营养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无益。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的苏先生发现母亲在一家农副产品销售部购买24罐某品牌奶粉,共花费1.2万元,商家称该奶粉有治疗糖尿病功效。苏先生认为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要求退货退款,但商家以“货已售出,概不退换”为由拒绝,他只得请求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帮忙处理。接到投诉后,当地消保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工作人员提醒商家不得向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宣传食品有治疗功效,最终商家同意退货退款。

  案例四

  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中越陆地边界82号界碑,沿途要穿越原始森林,官兵们时刻要准备面对大自然带来的考验。

 <strong> 建设体育公园 助力全民健身(新时代画卷)</strong>

倪秀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