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在仙人岛上感受“膜”法产业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6 18:58:15

  中新社辽宁营口6月14日电 题:在 仙人岛上感受“膜”法产业

  作者 李紫薇

  气球是怎么制作的?高铁票的打印机如何运行?液晶显示器里竟然有膜?你可能想不到,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源头有许多是出自辽宁营口的一家高新技术材料企业。

  走进车间,巨大的滚轴机器正滚动拉伸着薄如蝉翼的白色薄膜,康辉新材副总经理李平介绍,“我们的技术可以生产从300微米到3.9微米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而这些薄膜的应用场景又各有不同。”

  他举例说,“日常生活中的气球大部分是由6微米的薄膜贴合而成,衣服上的亮片也可以通过使用更厚的膜染色之后制作。”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李平讲解道,“最薄的薄膜往往应用在针式打印机上,即打印机票与高铁票的机器。”打印机内部的碳带是由薄膜制成,并涂有墨粉,通过热能转移将油墨转印到纸张上,“不仅是厚度要达到水平,并且平整性要非常好,否则打印出来的产品可能有深浅差异甚至不出色。”

  李平坦言,必须通过自研配方,研制出与不同墨粉相匹配的膜,才能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

  “通过自研配方,目前我们的薄膜技术与应用可以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膜”法的力量不仅覆盖了我们看得见的生活,在看不见的地方,同样充满了来自营口的神秘“膜”法力量。

  “液晶显示器有许多背光模组,需要将光均匀地投射到显示器上,这就需要偏光片”,李平解释,“偏光片所使用的薄膜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并且对薄膜的洁净度和平整度及折射率的要求都很严苛。”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雨

  三组关键词之间有何关联?唐仁健说,一脉相承,内在逻辑关系非常明确。

  不拘法度,不断创新,苏轼对“活法”的创造实践,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而言,依然具有启示。我们要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世界亲近中华文化,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华民族。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6/cee33b606dc34fb0a768174ad22951cc.jpg" alt="" />

  <strong>退休多年后,他们还是落马了</strong>

  由珠江船务高速船有限公司管理的金光飞航船队港澳水路客运航线将于1月8日正式复航。复航初期,每天将提供六个班次往返澳门氹仔客运码头及位于香港上环的港澳客运码头。其后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入运力增加航班,确保满足春运期间港澳两地旅客的出行需求。

郭雅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