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招聘的“宝”押在性格测试上,悬!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20 04:44:20

  求职闯关到最后,“倒”在了性格测试环节,这一结果无疑令求职者沮丧、不甘。性格测试给求职者平添了一道就业门槛,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从理论上说,设计合理、科学的性格测试题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测出求职者的性格特征、行为偏好,有助于招聘企业多维度评估求职者的岗位适配性。但性格测试的理论效果和实践效果还存 在不小距离。

  比如,一些企业的性格测试模型质量参差不齐,测评效果的准确性、公正性、稳定性也难以保障。再如,性格测试可能只反映测试者的临时状态,而人的状态往往随时间、环境等外界因素而变化,同一个测试者在多次测试中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此外,由于性格测试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对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求职者在测试时会刻意迎合这类题目进行作答,甚至还有相关培训课程教人如何“伪装”应付测试。在此背景下,心口不一的性格测试结果就失去了价值,给招聘单位带来的只有误导。

  招聘单位不能盲目轻信性格测试,也不宜用僵化、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测试结果。如果简单以性格测试结果确定招录标准,则可能属于不合理的招聘条件,进而对求职者形成“误伤”,可能侵犯其平等就业权。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一些企业拿性格测试当招聘“硬杠杠”,甚至提出性格测试不通过一年内不能再投简历的要求,都涉嫌构成新型就业歧视。

  性格测试或许可以作为招聘的参考项,但却不宜成为决定项。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设置性格测试环节,但应该选用专业、标准、高质量的性格测试模型,确保测试过程的合法、公正、透明,并可给与求职者二次测试或自我申辩的机会,综合评判其测试表现。企业也不应该把性格测试结果作为直接影响招聘决策的必要条件或者“一票否决项”,而是应该由人力资源部门、面试官综合考虑求职者的专业、技能、从业经历、笔试面试表现等情况,对应岗位需求,作出全面考量。

  光大证券认为,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控仍有必要性。结合调研情况来看,2023年银行将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负债成本管理:一是高成本负债压量控价,部分协议存款、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等高利率负债仍需持续压降;二是增加低成本资金留存,通过扩大客群基数、推进场景建设、强化业务协同联动等方式,增加低成本、交易类资金沉淀;三是用好用足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

  其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应对这类人员建立大数据监控体系。对他们在职时的工作职务、奖惩记录等进行全面登记,这种大数据筛查分析系统建立起后,便于对他们的后续行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

  丁锋对一对美国夫妇印象深刻。这对夫妇只带1000美元就开始了房车旅行,中途经历了撞车、孩子早产,一度山穷水尽。但他们坚持了下来,穿越了十几个国家。他们靠表演流动艺术、教瑜伽、当外教挣钱,并将此视为一场“连接世界”的行为艺术。

  统计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2022年第三季度出口大幅增加近22%;菲律宾商品和服务出口第三季度增长13.1%,高于2021年同期的9.1%,进口增长也超过17%。

  “纸板箱被应用于食品饮料、物流、日化用品、电子产品、家电等终端各个领域。尤其是瓦楞原纸的价格变动对国内进出口总额、国内非食品类CPI、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等宏观经济数据均具有相关性和领先性,是真正意义上‘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商品。”潘盛杰表示。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3868880035.jpg" alt="" /></a>

曹依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