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和亩产“三增” 创近八年新高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8 05:26:23

  中新网杭州12月20日电(钱晨菲 吴卓颖)20日,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1537万亩、产量127.8亿斤、亩产415.6公斤,均创近八年新高,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该省的粮食播种面积1510.1万亩和总产122亿斤的目标任务。

  相比去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增6.4万亩、增0.4%,产量增3.6亿斤、增2.9%,亩产增9.9公斤、增2.4%。夏粮亩产增量和早稻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强化政策扶持 ,持续实施省级规模粮油补贴、订单奖励等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如浙江积极落实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种粮成本监测确定今年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为每亩20元,有效稳定种粮农民收益预期;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基础上,浙江省级收购价每百斤再增加4元;强化粮食生产金融支持,实行全省域水稻完全成本补充保险,保障程度从最高每亩1000元提高到1400元。

  为了给粮食生产发展腾出空间,浙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巩固“两非”整治成果。2023年,该省已完成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71.7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6.89万亩,分别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635%、689%;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百千”工程,在现有810万亩粮功区基础上,投资100亿元,到2027年新增划定建设储备区190万亩,累计形成1000万亩粮食生产主平台。

  粮食生产保供离不开科技支撑。对此,浙江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和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效农作制度,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广泛开展绿色高产创建,着力推进粮食生产降本增效,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数据显示,浙江全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8%,比全国平均高3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8.5%,在南方丘陵山区省份中居第一位;早稻亩产839.6斤,居全国第二。

  此外,浙江省粮食生产专线服务和在线服务机制的构建完善,也为粮食丰产保驾护航。在浙江,农技专家与种粮大户间已建立起一对一挂钩联系,实现1.7万户种粮大户全覆盖。(完)

  那么,内地居民在赴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预约时又需要注意什么?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无疑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贯通亚欧的重要枢纽,中亚地区是中国经略周边的重要方向。同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会谈时,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了“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毫无疑问,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一直非常负责,而且是在这方面对新兴经济体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他表示,阿根廷珍视中国在最困难的时候同阿根廷在卫生领域的所有合作,无论是疫苗还是其他物资的供应。“即使到今天,阿根廷最广泛使用的新冠疫苗仍是中国国药集团的疫苗。在2022年2月我国总统访华期间,他曾专门就能从中国采购到疫苗表达了谢意。”

  关于新冠病毒感染恢复后,启动抗肿瘤治疗的时间问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辰辰表示,若患者正接受或计划接受靶向治疗、长效生物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仅病毒检测阳性而临床持续无症状,建议从首次阳性检测结果日期起暂停10天,之后开始或恢复原计划的抗肿瘤治疗;对于计划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如果持续无症状,建议从首次阳性检测结果日期起暂停至少10天,之后开始或恢复原计划的抗肿瘤治疗;对于计划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或CAR-T细胞治疗的肿瘤患者,如果持续无症状,建议从首次阳性检测结果日期起暂停至少14天,之后开始或恢复原计划的抗肿瘤治疗。

邓金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