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 | 文明对话 和合共生

来源: 旅游网
2024-06-12 14:18:00

  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日前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不同文明间对话的迫切性不言而喻,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地缘政治矛盾升温,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破解全球发展、安全与和平赤字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全球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要想相互理解,文明对话不可或缺。

  国与国之间存在分歧是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冲突,也不意味着不能通过交流对话来搁置争议或消除分歧。冲突只会扩大裂痕,加剧矛盾,引发更多问题。

  正如古丝绸之路所彰显的那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认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避免冲突,促进发展,造福全人类。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尽其所能为各方对话协商牵线搭桥。正是在中方大力斡旋下,伊朗和沙特在多年对抗后握手言和。

  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携手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6月11日社论

  原文标题:Dialogue antidote to clash of civilization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 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

  王贵强说,新冠病毒感染强调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重症高风险的人群,尤其是卧床的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建议进行早期的密切监测和随访。

  从山间到沙漠,从东部到西部,一批重大新能源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工人加足马力拼进度、抢工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能源基建高景气度将延续。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这是党中央基于经济运行规律和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调整、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副主任李火春表示,部分领导干部改变“一手交钱一手办事”的传统模式,企图通过延期兑付的手段逃避监管和法律制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离职与否,只要实施了贪腐行为,就必然会受到追究”。

  黄惠川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跟着朱有勇一起来到澜沧参加科技扶贫工作。最初,黄惠川有些“待不住”,白天跟着朱有勇漫山遍野地跑基地,晚上回到乡镇的小旅馆,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都是土黄色,而每次一去就是一个多星期。

  业内人士认为,在养老金融市场中,保险行业需找准自身定位。长期来看,商业养老金试点创新将补充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有望为资本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许俊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