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品“国鱼”之美 “中国大黄鱼之都”福建宁德举办大黄鱼文化节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7 17:34:47

  中新网宁德11月25日电 (叶茂 吕若萱 叶金秋)“山海宁德 黄鱼之都”第七届中国(宁德)大黄鱼文化节25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共品“国鱼”之美、共谋“国鱼”未来。

  开幕式上,现场发布大黄鱼产业发展蓝皮书、《养殖大黄鱼等级规格》福建省地方标准;举行宁德大黄鱼高铁冠名首发仪式;颁发“行业龙头企业”“年度行业领军人物”“行业新锐人物”奖项;签约一批涵盖对外出口、国内采购、科研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合作项目,助力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檀云坤表示,希望宁德市持续把发展大黄鱼产业作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大黄鱼产业从种苗到养殖、从加工到品牌的全产业链提升,使大黄鱼成为宁德农业的顶梁柱和宁德城市的靓丽名片。

  海,是宁德的优势所在、发展潜力所在。宁德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众多,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均占福建省的1/3左右,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大黄鱼养殖的核心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享有“中国大黄鱼之都”的美誉。

  这些年,宁德市坚持从改良海洋环境、提升养殖效益抓起,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不仅使三都澳海域重现碧海清波,也使大黄鱼的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渔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同时,积极探索创建智慧海洋管理平台、海上社区、海上“渔医院”等,提高海上治理和渔业管理服务水平。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大黄鱼产量19.47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这尾大黄鱼演绎着兴业富民的生动故事。”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如今,在这片海域上,有30多万从事大黄鱼养殖的群众以及相关行业,闽东这尾鱼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鱼”“振兴鱼”。

  大黄鱼,又叫黄瓜鱼,其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有着“国鱼”的美誉。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至今还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的歌谣,蕉城区也被誉为“中国大黄鱼之乡”。

  乘快艇在蕉城区三都澳海域上远眺四望,碧波荡漾,海天一色。蓝色浮球随波起伏,彩色新型塑胶渔排连成一片“海上田园”,三两渔民娴熟地撒着饵料。三都镇礁头村养殖户陈由森说,村里公开抽签,他竞得10亩养殖海域,投入7万多元下水养殖,10个月就回了本。

  当前,蕉城区正全力实施“国鱼计划”,打造“国鱼品牌”,从“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变,全方位提升大黄鱼现代新型养殖发展水平;培育水产加工产业内的“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一批水产龙头企业创新提质,专注研发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

  蕉城区委书记何必良表示,希望以举办本次大黄鱼文化节为契机,以鱼结缘、以鱼弘文、以鱼兴业,推动 这条“国鱼”游向远方、香飘世界。

  除开幕式外,本届大黄鱼文化节还举办夜捕启航大典、展示展销会、海洋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品牌之旅、八闽美食嘉年华、宁德大黄鱼好物推荐等系列活动,汇聚行业精英、搭建资源平台、共话黄鱼发展,助力宁德大黄鱼品牌走出宁德、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完)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22年10月,

  今年春节期间,旅游、餐饮、电影等多个行业快速回暖,房地产市场虽然区域分化明显,但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的需求出现了升温迹象。

  金秋十月,郎朗还将亮相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与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再现艺术心得。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6日电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6日发文《上海市消保委四问玻尿酸食品乱象》。

  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刘立新表示,相信遴选出的学生运动员会在场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在展现我国青少年风采的同时加强与世界青年交流,开阔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推动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发展。

陈信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