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耕地面积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6 21:17:27

  中新网合肥6月26日电 (储玮玮)记者26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安徽省耕地面积超过8340万亩,较上年增加约20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该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较上年下降5.5%;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率、工业固投强度、工业亩均税收同比分别提升4.6%、5.4%、6.0%。

  安徽省获批全国首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省以来,该省围绕“一降两挂三提升”改革目标,系统谋划、勇于创新,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方成介绍说,安徽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完善“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 配置、政策激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三生”空间布局。聚焦项目用地“一件事”,健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

  从经济、社会、生态和管理等4个维度设置8项指标,创建土地效益评价体系,作为评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核算的主要依据。同时,以重大建设项目不占、少占耕地为切入点,探索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把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在规划设计、选址选线、土地供应、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项目全生命周期,采取多部门会商、多方案比选、多效益权衡,从源头上破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占用耕地比重高的难题。

  此外,推行项目用地预审选址综合论证,实施“用地清单制”“标准地”供应和“双合同”监管,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分类保障,让亩均效益高的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优的土地要素保障。在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方面,合理布局“三生”空间,促进园区空间节约高效。优化单元配置,强化规划条件管控,健全产业准入标准,加强土地立体空间利用,提高单元用地效益。(完)

  “城中村改造虽然有极强的政策导向,但是如果房企通过招拍挂摘下城中村改造地块,那就是企业行为,从拆迁开始,投入较多、周期较长,这也是为什么此前一些企业参与旧改项目时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前述城投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此次在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层面单独聚焦城中村改造,足见决策层对其重视程度之高。联系到当下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状态,人们很容易将这一轮城中村改造视为“二次棚改”。

  有一天,在家里看文件的甘祖昌突然晕倒。经医生诊断,甘祖昌脑部有大块的积血,并有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且这种症状将伴随他一生。

  在《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页面下,一名网友的评论引发讨论:“我们似乎认为,没有美国技术,中国什么也做不了,这就是他们从我们这里购买产品的原因。但这远非真相。现实情况是,中国从我们这里购买产品并不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而是因为它更便宜、更容易购买。毕竟,当可以购买时,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研发费用开发这项技术呢?想想你总是点外卖或去餐馆,不是因为你不会做饭(假设你从未学过),而是因为这样更便宜、更容易。但随后有人制裁你,说‘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禁止你点外卖或去餐馆’。你有两个选择:要么饿死,要么学做饭。大多数人都会学习如何做饭。问题是,一旦你这样做了,就没有理由再点外卖或去餐馆了。这就是我们对华为制裁的情况。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研发并制造了这款手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再也不能把这些零部件卖给华为了。这是我们永远失去的市场。”

  但如今可以按照“首付三成”执行。“这就降低了购房的门槛,原来首付40%部分可以降到30%,这样的买房的首付支出就省了一大截。”董希淼表示。

  “差别化”,即对开发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有序释放资金流动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凭银行出具的保函,抵顶不超过30%的同额度监管资金。实施基础信用评价,对综合信用优质的开发企业,重点监管额度适当降低;对综合信用较差的开发企业,重点监管额度适当增加。

李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