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银耳在西藏拉萨首次试种成功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0 06:47:12

  中新网拉萨6月19日电(泽塔雍措 贡松卓玛)记者19日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获悉,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首次试种成功,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

  为贯彻落实好西藏居民膳食营养健康改善与优化专项工作,丰富西藏本地食用菌品种、进一步改善本地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积极引进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工厂化试种。

  “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高海拔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种植难度与推广条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张君丽说,高海拔地区,菌丝生长较内地缓慢,培育时间较内地长一些,需要120天左右。银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营养等条件。银耳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2℃~25℃,湿度控制在90%左右。高原光照强,气候干燥,温度湿度难以控制,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的分化,通过人为设施调控,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条件下,利于银耳正常出耳。

  张君丽说: “食用菌课题组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与技术试验,第一批银耳成功出菇,为推动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该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围绕西藏食用菌种业发展,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种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了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灵芝、白灵菇等20余种食用菌,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完)

  “海外加息叠加多国较为悲观的经济预期,使得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回落,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修复,大宗商品需求有望超预期。”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

  <strong>大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天长地久”</strong>

  纵向对比来看,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保险行业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2.2%、6.12%、4.05%、4.58%,可见,2022年行业保费收入仍处在低增长水平,但较2021年略有上升。

  中国人首次火星探测,是张辉第一次担任遥操作总体主任设计师,此前他还参与过嫦娥四号任务。相比在月球驾车,隔着4亿公里操作火星车需要面对火星难以预测的天气、复杂且未知的地形等全新挑战。为了拿到火星“驾驶证”,张辉和他的团队准备了三年。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就曾对“更换镜头价格直逼千元”“屏幕维修价格超过新机”等问题给予了关注。不过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消费者维修的数码产品大多是使用了数年的老款产品,本身老型号产品的元器件就比较紧缺,而且当时的生产成本本身就更贵,如果消费者与现在性能更好的同样产品相比,“性价比”肯定是不合算的。消费者张小姐在2018年初买了一台3000元的数码相机,在使用了四年之后出现了无法使用的故障,根据错误代码显示为主板故障。而在她找到当时购买相机的销售商时,得到的答复是超过保质期只能自费修理,价格合计超过2000元。“现在同样档次的数码相机也只卖2000元,但我用习惯了这台机器确实舍不得”,张小姐为此陷入了两难。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30日电 为做好杭州亚运会备战工作,中国足协29日公布了中国男足亚运代表队24人集训名单,包括国足主力朱辰杰、戴伟浚在内的多位适龄优秀球员将参加本期集训,主教练仍为外籍教练扬科维奇。

叶秋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