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7-01 02:43:29

  中新网运城5月23日电 题: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作者 高瑞峰 杨杰英

  “上接云衢,下临无地,层檐叠角,如革而如飞,画栋雕梁,晖月而映星。”重修碑记上,如此形容飞云楼。

  山西省西南部,万荣县城闹市之中,东岳庙建筑群坐落其间。建筑群包括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殿等建筑。其中,飞云楼为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中的璀璨明珠,有“中华第一木楼”之誉。23日,参加“行走河东·文物保护在运城”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踏访此间。

  “飞云楼全楼纯木结构,无论大小接口均用榫卯相套,没有一个铁钉,明三层暗五层,共有345组斗拱,斗拱密布,玲珑精巧,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运城市万荣县东岳庙景区办公室主任贾毓秀介绍。

  近睹这座纯木楼阁,无不被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风华所震撼。“不用一根铁钉,榫卯构建组合,这种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体现的是方寸之间的智慧和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葡新国际文化传媒副总编辑尹萃键说。

  飞云楼的造型和结构,在山西乃至全国木构楼阁式建筑中极具特色。楼身方形,三层四檐,十字歇山顶,总高23.2米;各层檐下额枋斗拱、翘檐翼角,复杂精巧极为吸睛,345组斗拱,疏密有致、多而不繁,若云朵、似花蕾,既增动感,又添美感。

  “飞云楼及东岳庙饱经风雨,经多次维修保留至今。”贾毓秀介绍,万荣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重修碑记,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至公元649年)即有此庙,此后历代均有修葺。“近年,先后多次对彩瓦、楼梯、开裂柱体等予以修缮。”

  巍巍壮丽的飞云楼历经沧桑,挺拔依旧,吸引着各地游人,于此观瞻藏在木头里的东方美学。木构古建自带韵律和美感,一如“凝固的乐章”,额枋斗拱、翘檐翼角的飞云楼更是如此。

  东岳庙见证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变迁和民众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飞云楼则体现了榫卯奇技伫立不倒的木构神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古籍里,更体现在星罗棋布的各类文物中。

  “榫卯和斗拱技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双向桥梁作用,增强中外古建筑文化交流。同时,搭建平台,促进欧洲民间集市与东岳庙庙会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互鉴共荣。(完)

  摄像丨付鹏

  四是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创制一批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粮食单产由2012年的亩产35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387公斤,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90余万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1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获批I类新药从2012年之前的5个达到现在的80个。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投入使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 (种玉忠)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冰峰滑雪场一开业,职业健康达人王晶就佩戴好滑雪用具,开始在雪道上驰骋。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从目前来看,智能手表的血氧功能检测是相对不准确的。各品牌智能手表的血氧功能最多是一个参考作用,对于血氧监测来说,它的精准度差距会比较大。从目前来说,不太可能替代血氧仪。

  2023年元旦前夕,武大靖在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有计划地进行着训练。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尽管仍受伤病困扰,但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武大靖坚持通过训练保持着自己的运动状态。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成都1月2日电 (记者 岳依桐)记者1日晚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兽跨坑拼对成功,穿越数千年时光再度“合体”。

李淑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