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被白洁扒开双腿进入

王乙被白洁扒开双腿进入

版本:v15.0.1.41 官方安卓版大小:81.09M

类别: 常用工具 系统:Android

立即下载
  • 王乙被白洁扒开双腿进入
  • 王乙被白洁扒开双腿进入
  • 王乙被白洁扒开双腿进入
  • 王乙被白洁扒开双腿进入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我6岁了,我的班主任姓傅,看起来有点严厉,但其实她很亲切。最近,我有件烦心事,我要改练跳水了,我很舍不得体操队的教练和朋友们。你能告诉我,如果我选择跳水,会有结果吗?人生为什么要有选择?”“我11岁了,我第一次跳207C,真的好害怕!我没有想到原来十米跳台那么高,我没有想到跳下去会那么疼。当我的背狠狠拍向水面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适合跳水吗?我真的可以实现我当初的梦想,成为奥运冠军吗?”“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当所有的目光看向我,当聚光灯照向我,其实我心里有很多不安,我下次还能不能有这样的表现?我还能保持这样的成绩吗?我还能让所有人满意吗?”今天(9月12日)上午,上海市徐汇区光启小学的报告厅内,舞台一侧,投影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剪影,6岁、11岁、16岁,女孩渐渐长大;舞台另一侧,19岁的陈芋汐,身着奥运领奖服,和曾经的“自己”对话。在表演情景剧时,看到自己小时候的训练画面,陈芋汐泪眼婆娑。陈芋汐和孩子们合影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下同)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陈芋汐在跳水池奋斗的点滴。结束巴黎奥运会征程的陈芋汐和同为光启校友的奥运冠军吴敏霞、火亮以及14位上海跳水健儿,今晨共同回到这里。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奥运冠军们深情寄语。奥运“五金王”吴敏霞亲切地说:“我也是妈妈了,所以我想跟大家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长大。”陈芋汐和同学们交流陈芋汐分享了三个关键词:梦想、坚持与热爱。“记得小时候,吴敏霞姐姐回校时,我也坐在下面,一脸羡慕地看着她。曹校长问我梦想时,我说,我也要成为冠军!”陈芋汐说,所以梦想的第一步是敢于想,不给自己设限。在另一个时空,19岁的陈芋汐可以穿着长裙,吃小笼包和巧克力蛋糕,但现实生活中的她要把体重控制在43公斤以内,很多节日都需要在训练中度过。“到底是什么让你坚持到现在?”陈芋汐眼泛泪光,坚定回答,“是梦想,为国家出征,为国争光的梦想。”陈芋汐在巴黎奥运会上诗人鲁米在《万物生而有翼》中写道:“你生而伟大,你生而有翼,你本不应匍匐在地。你能展翅,那就学会飞翔。” 她也对弟弟妹妹说,如果希望自己能展翅高飞,磨炼必不可少。“跳水的过程是无数次的枯燥的重复,站上十米的跳台上,静得只剩自己的心跳,动作细微的变化、心态的波动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只有满怀热情全力以赴,专注于每个瞬间,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走向成功。”陈芋汐说。火亮如今是上海跳水队教练,他告诉孩子们:“遇到什么事,不要轻易说放弃。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上海奥运冠军跳水基地在光启小学成立今天的活动,标志着上海奥运冠军跳水基地在光启小学正式成立。奥运冠军们和上海跳水队的运动员,在母校留下了无数美好回忆。曾在班级担任班长的陈芋汐,在日记本里记录了自己在学校的美好时光,在课堂上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吴敏霞平时经常会路过母校,“每次,万千思绪总会涌上心头,很亲切、很熟悉。”看到张张笑脸,她感慨:“儿时的快乐时光,长大了就回不去了,希望孩子们珍惜现在。”在校园见到陈芋汐姐姐,四(3)班的朱铭悦觉得格外亲切。今年暑假,她和爸爸妈妈在巴黎奥运会现场观看了跳水比赛。“学姐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我也要紧随其后。”朱铭悦说。陈芋汐和她的小学班主任傅琦三(4)班双胞胎姐妹花徐简棋、徐简洛也是跳水小将,已经在市比赛中夺金。一样剪着利落的短发,一样有秀气的眉眼,姐姐简棋是今天舞台上9岁小“陈芋汐”的扮演者。“我腿长,要用更大的力气支撑着板,需要练很多核心。”简棋说,虽然每天下午都要训练,很辛苦,但没想过放弃,因为想为国家争光。“有想过放弃,但是想了想还是别放弃吧,否则就不能为国家争光了。”古灵精怪的简洛一边说,一边笑了。校长曹庆明说,光启小学是一所具有鲜明体教结合办学特色的百年老校,希望同学们向哥哥姐姐们学习,在成长的道路上全力以赴、不畏险阻、勇攀高峰,“光”奥运之魂,“启”强国之志!通过体教结合,孩子们在跳水、体操、排球赛场上,追逐着自己的运动梦想。陈芋汐面对面问:昨天是你19岁的生日,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规划?答:希望自己可以在学习和训练这两方面能兼顾,也希望自己在学习上多努力。问:今年你也成为大学生了,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憧憬?答:希望能度过偷快的大学生活,也希望能交到更多朋友,学到更多知识。问:今天活动上你分享了鲁米的一首诗,能不能再给弟弟妹妹们分享一本书?答:我在弟弟妹妹的年纪时一直在读高敏前辈的《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就像书名说的那样,人生确实没有规定的路线或者规定的动作,每个人的人生都要靠自己去闯,有梦就要去追。问:接下来的训练和学习是什么安排?答:目前我还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训练上,但我会在训练之余更多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能力。新民晚报原创稿件记者:陆梓华 陶邢莹编辑:龚紫珺 周春晟

本田汽车可能是目前在中国市场进行人力成本优化和产能缩减最为激进的汽车企业。在5月广汽本田裁员2000余人后,本田在华另一合资企业东风本田近期同样启动了以主动离职为核心方式的大规模裁员。东风本田将裁员2000人一位在东风本田工作了两年的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证实,此次东风本田提供了近2000个离职通道,赔偿能够给到“N+3”。被裁退的员工主要为生产线工人。这是该员工进入东风本田后,首次经历较大范围的裁员。9月10日,东风本田对外回应表示,此次优化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加快战略转型。优化将主要针对生产领域,并采用员工自愿离职的形式,给予员工妥善合理的补偿方案。界面新闻从东风本田贴吧注意到,从7月开始陆续有相关帖子称,内部正在进行协商离职的统计。在8月底,员工开始批量离职,且多个社交平台上出现东风本田离职员工发布的相关视频和帖子。由于此次赔偿方案不菲,一些东风本田的员工积极争取被裁名额。东风本田采用的是“N+2+1”的补偿方案,其中“N”代表工作年限,“2”指代2个月工资,“1”表示额外再发放1个月的奖金。东风本田方面表示,从实施反馈来看,很多离职员工对补偿方案表示满意。东风本田此次大规模裁员早有预兆。由于在中国市场表现低迷,本田计划通过关闭工厂等举措,在华削减三成的燃油车产能,年产能由149万辆缩减至100万辆。此次减产在日本汽车公司中创下最大规模。其中,东风本田在今年7月26日发文称,东风本田在湖北武汉的第二工厂生产线将于2024年11月暂停生产。这座工厂的年产能为24万辆。蓝鲸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是,第二工厂并未关厂,还保留了研发及实验室。目前暂未传出将在生产领域外的进行裁员。界面新闻从多家合资品牌人士处了解到,由于公司效益不佳和短期内难见好转,不少合资品牌人士选择跳槽去新势力或国内自主品牌。自然流失人数不在少数。本田计划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内通过广汽本田的裁员和自然减员,对中国业务共削减3000人左右。但东风本田的人员削减并不包括在内,削减幅度可能会扩大。去年12月广汽本田已经开始裁员。据日媒报道,彼时广本裁员约900人,这是广汽本田25年来首次裁员。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流选择,缺少新能源车型的合资汽车厂商很难止住持续下滑的销量趋势。本田汽车8月中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44%,连续7个月低于去年同期。东风集团产销报告显示,东风本田1至8月累计销量同比下跌19%;广汽本田前8月累计销量只有27万辆,同比下滑26.81%。尽管在华销量出现大跌,但本田汽车4至6月合并营业利润却刷新同期历史记录。在美国市场,受益于混动车型的销量猛增,本田汽车4至6月财季销量增长3%,实现连续16个月增长。合资汽车品牌曾经是汽车人士争抢进入的好公司,能够提供行业内领先于自主品牌更高的薪资和丰厚的年终奖金,但随着业绩的持续萎靡,其过往的光环已经不再。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8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27%;前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市占率达到63.2%。合资汽车品牌的燃油车产能已经普遍出现过剩,且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让它们对生产更为谨慎。不仅是本田汽车,今年5月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同样出现人员优化,对部分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约,并提供“N+1”或“N”个月的补偿。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指出,合资品牌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执行期。它们拥有资金和技术储备,但令人担忧的是决策过程的周期较长,车型推出速度难以适应当前国内自主品牌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这将格外考验合资品牌中外双方的步调能否一致。延伸阅读IBM中国裁员会议只开了3分钟 员工冒雨到办公室讨说法步入中国市场的第40年,被称为“蓝色巨人”的美国计算机巨头IBM以一个极为“魔幻”的方式,宣布结束IBM在中国的研发业务,1000多名中国员工被波及。据港媒《南华早报》、美媒《华尔街日报》等27日报道,本周一,IBM高层原定就关闭业务进行半小时的会议,在仅持续3分钟宣布裁员决定后便戛然而止,没有留出任何提问空间,让特地冒着大雨赶到IBM北京办公室参会寻求说法和解决方案的中国员工大为失望,更有不少人感到愤怒乃至羞辱感。与此同时,又有不和谐声音借机鼓噪所谓“外资撤出中国”。不过,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此指出,在中国同类竞争对手太多,自己又缺乏绝对技术壁垒优势,是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的最主要原因。“裁撤研发机构可能不怪任何人,只是一家企业老了,这家企业在科技领域活得太久了”,他表示。IBM确认将彻底关闭中国研发部门 资料图有关IBM将彻底关闭中国研发业务的消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传得沸沸扬扬。据《南华早报》等报道,早在上周五,就已经有一些员工发现了“苗头”:当晚,IBM中国毫无预兆地关闭了内网访问权限,有些正在加班的员工突然发现自己无法访问公司的内网系统。到了周一,IBM中国关闭下属主要负责研发和测试的中国研发中心(CDL)和中国系统中心(CSL)的消息尘埃落定,涉及IBM在北京、上海和大连等地的中国员工。而这场将改变1000多人命运的会议,却是以一种让受影响员工觉得极其敷衍了事的态度结束的。报道称,当天参加虚拟会议的有IBM的全球企业系统开发副总裁赫根罗瑟(Jack Hergenrother)、Z大型机总经理毛里(Ross Mauri)和存储软件工程副总裁梅斯(Danny Mace)。赫根罗瑟表示,受到市场动态和激烈竞争的影响,IBM在中国的基础设施业务正在“衰退”,因此决定将开发业务从中国转移到IBM其他海外基地。《华尔街日报》补充称,部分业务可能将转至印度。一份文字记录显示,在赫根罗瑟敦促受影响员工与各自所属管理人员就遣散安排组织私下讨论,另两名高管感谢员工贡献后,这场仅持续了3分钟的会议被直接掐断,根本没有留出任何与中国员工进行问答沟通的时间。综合北京商报、第一财经等报道,大多数员工对突然裁员感到惊愕,更对如此简短的会议大失所望。在IBM工作13年的研发员小李(化名)告诉媒体,一早冒雨来开会,全员会议只开了3分钟,“大家听完之后很气愤,感觉受到了侮辱。”和小李的说法一样,另一名北京IBM员工对《南华早报》透露,他已经和自己的一线经理谈过相关安排,后者也被解雇了。IBM方面目前的说辞是不按裁员处理,而是协议离职。员工在今年9月13日之前签署解聘协议,将得到N+3的补偿。据小李补充,9月20日之前同意签字的补偿将是N+1,在10月31日正式关闭相关业务后再签字将得不到任何补偿。IBM此番大动作引发科技领域“地震”。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已经有中国科技公司的猎头,就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相关的职位,与这些受影响的中国员工进行了接洽。在一份发给媒体的声明中,IBM强调,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抓住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IBM在中国的本地战略重点将是利用在技术和咨询方面的经验,转向服务中国的民营企业以及部分在中国的跨国企业。近年来IBM在亚太地区虽有复苏之势,在中国的销售额却始终处于下滑中。IBM年度财报显示,2023年,IBM在中国的收入下降了19.6%,而整个亚太地区增长了1.6%。“就像把ThinkPad笔记本电脑业务卖给联想一样,IBM现在不得不关闭CDL和CSL,是因为这些业务的利润并不理想。”一名前员工告诉《金融时报》。IBM中国回应裁员传闻不过IBM仍然重申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就在8月22日举行的一场IBM中国企业级AI论坛上,IBM亚太区总经理德克斯(Hans Dekkers)表示:“今年是IBM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0年。我们希望在未来的4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继续扎根中国。”IBM中国管理层也强调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机会,尤其是在于企业级AI领域。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原因有且只有一个——在中国同类竞争对手太多,IBM缺乏绝对的技术壁垒优势。他对封面新闻表示,虽然IBM宣称关闭相关业务是用AI取代人力,提高企业效率,但从今年二季度数据来看,IBM营收仅仅增长2%,固定汇率算仅仅为4%,“在科技企业中,你很少见到如此没有火气的业绩表现。所以,有可能研发机构裁撤不怪任何人,只是一家企业老了,这家企业在科技领域活得太久了。”对于有杂音借机唱衰中国外资投资,盘和林在一篇评论文中反驳道,所谓“IBM全面撤离中国”是一种危言耸听,IBM此次裁员只是其全球业务调整的一部分。自2020年新CEO上任后,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轮裁员,此次裁员显然不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行动。IBM在中国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分公司和业务,在华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华夏时报》也援引专家说法分析称,近些年,IBM在中国市场的能力和服务优势其实已经被本土IT企业逐步取代,其先发优势到了一定瓶颈期,这是目前这家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在中国过去这40多年的发展中,外企先进的IT技术的确占到巨大的先发优势,但最近十几年,中国IT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提升,而不少外企却固守在过去的逻辑思维和技术水平上缓慢前行,无法适应变化中的中国企业的需求,只能选择收缩业务或者退出,这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北京商报引述专家分析指出,对于IBM这种习惯于服务政府、银行等大型机构的龙头,“放低身段”挖掘细分群体“赚辛苦钱”,并非易事。产业观察家洪仕宾也提到,在现今各家技术差距已经不再明显的情况下,市场整体的打法、逻辑早已改变,所谓“得客户者得天下”,关键在于竞争谁的生态覆盖面更广。一些外媒则猜测,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可能也给在中国从事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研究的美国公司的商业前景蒙上了阴影。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中国设立大型研究团队可能会使IBM获得美国政府合同变得困难,美国政府是IBM的主要客户。《华尔街日报》还提到,自2010年以来,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中国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接连发起“去IOE”(在IT架构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尤其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棱镜门”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在2013年揭露美国当局曾入侵中国的移动通信和企业网络,更加速了这一转变。

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杨淏在车站售票窗口买票买票、打车、住宿、购物、找路甚至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系列事情常常默认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当数字化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比从前任何时候都依赖于“信号”与“电量”——你甚至很难说清,1格信号和5%的电量,哪个会更令你焦虑抓狂。但一个出生于1992年的山西男生杨淏却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没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能在世界上畅行吗?于是他开启了一场实验——丢掉一切数字网络设备,花134天的时间,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实验成功了,他的感受则更为意味深长:真实的生活,接入互联网很容易,但想跳出互联网,却很难很难。以下是他的自述:‍不带手机出行,杨淏只能靠地图导航三天的“预备实验”“丢掉手机”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疫情期间冒出来的。2021年9月,我申请上了英国的博士,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到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上网课,跟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线上联系,每天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屏幕,这导致我三年都没有结识新朋友。还有一种情绪,就是被网络信息围绕的烦躁感。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封控区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网友们的消极情绪……并且所有的东西都被线上化、数字化。网络给人留下的记忆,似乎比我在真实世界里接触的记忆要短暂,头一天发生的事,可能到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记得了。这种状态让我觉得不舒服,我想关掉手机信息提示,又怕错过了最新新闻动态。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实一点,由此萌生了“丢掉手机环游中国”的想法。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我先做了一个“预备试验”。2021年12月28日,我从上海出发,没带手机,只带相机,开车去了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国清寺,有很多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筑,我喜欢寺庙的氛围,因此一直很想去那里。出行前我对父母说,我要不带手机去庙里玩三天,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留学,而且只去三天,他们没有表现出很担心。在高速路检查站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当时,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健康码,我说我手机丢了,现在必须回去找手机,总之好说歹说还是让我通行了。到了夜里,住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开车到天台山后,一路找了十几家酒店,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我。我本想,要不就凑合住车里,后来有家很小的民宿收留了我,房东是个和善的老奶奶,我告诉她我是游客,把手机丢了。我的车上没安装GPS,所以到天台山后,我就没再开车,改为搭车而行。到马路边去拦车,拦二十辆大概有三四辆会停下来,我再跟车主解释我没手机,但要去某个地方,三四辆停下的车里总会有一辆能载上我。这三天我一点儿都没想念手机。虽然遇到很麻烦,但感受却是舒适的,因为每天都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平安回到上海是三天后的晚上9点,我刚开机,一个电话就打进来,是我母亲的,她估摸着今晚我会到家,吃完晚饭后就不停地在打电话。我才知道她还是很担心。这次三天的“预备试验”给了我信心,就是拿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是能在世界上活着。于是我就决定,去实现“不带手机环游中国”的计划。杨淏在路上给亲人和老师写的信不带手机去旅行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我父母和女朋友做思想工作,我女朋友态度还好。我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手机,我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都没办法求救,甚至他们都无法得知。我父亲说,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了,没有手机你在外面寸步难行,其实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完全说服父母,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做决定后不会改变的人。他们只能妥协。为了这次旅行,我提前准备好了40升的背包,几件衣物、拖鞋、洗漱用品、两个小相机、两册地图、两支毛笔、几叠宣纸、一瓶墨汁、三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身份证件与银行卡,还有一摞现金。2023年11月27日,我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把手机和电脑放进书房,正式开始了旅程。父母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售票大厅,我妈还想进安检里面去送我,我说你赶快走。等坐上了火车,我没有一点担心,反而有种“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的激动。我的计划是从山西太原一路往南走,临汾市是第一站。到达临汾时已是当天傍晚,我沿街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酒店,我给前台出示了身份证和现金,但前台工作人员焦头烂额地操作了半天,却依然无法在电脑上完成预定,好像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接拿现金走进来住店的。接着再往南走是运城,我直接去了临汾车站窗口买火车票,售票窗口还是蛮拥挤的,不过窗口买票的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拖着蛇皮袋子的农民工,偶尔个别的年轻人,都是身份证丢了或去临时窗口退票的。出发前,我跟父母保证,每到一个地方会寄挂号信给他们,这是我唯一跟他们保持联系的方式,信件能提供实物感,他们可以看到我书写留下的真实印记,信件让接收的过程变得更长,父母也会更期待收信。不过我没能做到每个城市都寄信,在临汾,我还不太好意思找人问路,也没找到中国邮政。第一封信是到达运城后才寄出的,整个旅程我一共寄了20封,他们只收到十几封。这次出门我还专门带了很多书,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念手机,直到出发后的第9天,我在三门峡市病倒了,发烧,整夜睡不着觉,出虚汗,当时我没法线上买药,又爬不起床去医院或诊所。第一次非常怀念手机,怀念美团买药。最后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解释了我的情况,前台的人帮我买了药,送到门口。吃了药后我躺下,看着床头的电话,那个电话不仅可以打内线,也可以往外打。我当时身体虚弱,情绪低落,好想给我妈和女朋友打电话。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打。我觉得既然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得彻底一点,于是开始一一写信,给爸妈、给女朋友、给朋友,给姥姥姥爷,一旦有点力气就写,写累了就躺床上去休息。就这样过了三天。指引方向的只有两张地图,我在出发前买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最新印刷的,但绘制时间是2015年,所有城市和国道都是准确的,但尴尬的是,一些新修的高铁路线或新取消的铁路,以及村镇巴士,地图没有显示。我需要这两张图带我从太原一直走到福建,再往西一直到新疆,再去东北,最后从东北回到太原。地图给了我很多误导。第一次是在广东梅州,我要去江西赣州,这两个城市是紧挨着的,地图上显示有铁路,但当我去车站问时,售票员说早就没有从梅州到赣州的火车了,我得回到潮州,才能坐火车去赣州。所以后来我一般靠问路来继续行程。一般会说:“不好意思我没有手机,请问从这里到........要怎么走”,有些人在被我问路时会吓一跳,他们觉得很新奇,有人以为我是在故意搭讪;有人说太奇怪了,第一次听说有不用手机的,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不用手机的;有人怀疑我在搞直播,弄个噱头;还有人认为我是调查记者甚至外国间谍。但我解释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会拿出手机帮我查询路线。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收现金了,我拿现金买东西,他们有时会找不开钱。在梅州,我上了一辆长途大巴车, 车费9元,我当时没零钱,最小面额是一张20元的纸钞,我和司机在门口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个阿姨可能看不下去了,帮我刷支付宝付了9元。以前通过数字网络去解决的事情,在旅途中全都转到线下依靠陌生人,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比如有一次在芮城,我要去一个叫“永乐宫”的地方看壁画,那个地方在郊区,地图上没标示,我就在大巴车上挨个询问,乘客里有个高中生,他说我送你去,我叫我爸过来,你也别在这儿自己找了,可能找不着。他就真打电话让他爸开车过来,把我送过去。陌生人给予我非常多帮助,我能完成这个项目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陌生人的善意。我觉得人们总认为外面坏人多,网络把一些恶意放大或扩散,引起了人的焦虑,当你真正接触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杨淏在途中结识的拾荒老人‍‍‍‍‍‍‍‍‍‍‍触摸真实的社交整个途中,由于我一直在移动,因此只收到父亲给我寄回的一封信,他是用钢笔手写的,写了四页 A4纸,内容无非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但每个字我都读了好几遍,还带到英国了。我寄给爸妈的十几封信也被他们好好保留 着 。我觉得这场旅行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拉近了, 他们现在对我更信任了,我现在不需要每天和他们联系,他们也相信我是安全的。这场旅途没有想象中的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我没带手机,也没什么别的娱乐可做,所以不得不和陌生人交往,这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的奇遇。他们身份各异,有驴友、学者、做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一个特别的老人。老人是我在茫崖市的一个清真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认识的,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荒一路往西到了茫崖市,茫崖再往西就是罗布泊,没路了,他就在茫崖停下,以捡破烂为生,还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成了他的孩子。现在孩子20多岁,跟着他捡破烂,虽然在茫崖长大,张嘴却是一口河南话。我和他聊得投缘,从下午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他让我跟他回家吃饭,还邀我晚上一起喝点。我就去了他家,其实那个家就是用废品搭的棚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在这里吃饭会不会不太卫生?就有点生理上的抗拒,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矫情,并为之羞愧。旅行中,我把我的手机号写给跟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从捡垃圾的老人到地理学者,什么样的人都有,回家后我打开手机,发现有20多个人加了我微信,我还在大凉山认识的一个彝族的少年,他经常给我发他们民族的生活照片,比如他们老家过火把节,或者他们彝族的特色菜,他都会拍照发给我,我也会给他发一些在英国生活的照片。这134天,似乎比我过去的任何一个134天要长得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途中常要坐火车,去售票窗口临时买票,常常买不到出发时间最近的高铁动车票,最多的是慢车票,所以我常坐的是慢车,从临汾到运城要5个多小时,我就坐那个车,以前看手机的时间都变成了看窗外,看树林变成草地,草地变成河流,感觉地球都变大了。时间也变得很长,我一路买书看书,读完了不下40本,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旅途中有些地方,我以前旅游时参观过,但建筑、街道、城市风貌跟我当时所见完全不一样了。我的发小们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留学生,他们每次回来,也都会感叹,“诶,这个地方怎么这样了,这条路怎么又有高架桥了,那片老小区变成写字楼了。”这种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得如此快,有时候让我感到有点害怕,它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却让人变得自闭和麻木,掉进数字漩涡中。我记得看过陈丹青的一个采访,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说在现在的流媒体时代,一个人很可能很快就过完一生了,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一瞬间他的一生就过完了。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父母其实觉得这个计划很没谱,他们一直在反对我,说不可能啦,人不可能脱离手机在陌生地方活着。我反问,你们早年不也没手机?他们说现在不同了,要我去适应现代数字化生活。我的父亲,他是我们本地文物所里研究考古的一个学者。我印象最深的父亲的模样,是他睡觉前总在卧床看书,睡前要看好几个小时,直到书“啪’地一下打到脸上,就是睡着了,我母亲就会把书拿开。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短视频开始流行,我父亲睡前总是开大音量看短视频。他跟我在这件事上有过争执,他说他看的都是历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都是他的专业领域。我则反驳他,你要真的想去了解历史文化,读一本书和看100个短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觉得短视频能提炼一些比较精华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大量信息。比如一分钟带你看完丝绸之路,三分钟了解楼兰古城,总之在他狂爱短视频这件事上,我与他至今各持己见。我本以为像我父母不会经常用手机,但手机软件已经完全侵入我们家庭生活,我是我爸爸在打车软件上的紧急联系人,因为每次他出差去外地,我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他打车的提示信息。 我母亲之前比较排斥网购,但这几年她会在拼多多上买一些日常用品,最开始她会经常给我发“砍一刀”的链接,后来在我的抗议下才渐渐不发了。我是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人,比如我正在写作或思考,倘若别人正好给我发来消息,提示音一响,就会打断我的一些情绪,即使我当下不回复,但脑子里会记着,有人给我发消息,我得赶快回复。这导致我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的手机显示上周屏幕使用时间报告,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屏幕为6小时57分钟,这吓到我了,这7个小时我都在做什么?都是在处理工作消息吗?还是在看有意义的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每天也就微信、微博、ins和youtube,刷一圈,我都不知道一天的四分之一是怎么被这一块屏幕吞噬掉了。当然旅途结束回家之后,我很快就又适应了互联网,立马又网购了,出门网上打车,看朋友圈、facebook,几天之后,我在一次从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全程一个半小时几乎都用在了挑选酒店上,选定一家后,又在两个不同的 App 上对比价格,然后在新的 App 上又发现了图片更诱人的新酒店,再次陷入一轮选择。我的感受是跳出互联网很难,但进入它很简单。 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我跟以前中学、大学的老师们都保持联系,我问过不同老师同一个问题——你们经历过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等不同代际的学生,你们觉得不同代际的学生,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他们的回答是,2000后和2010后生的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会更窄,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变少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觉得其中跟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有关。回到英国后,我就把家里的WiFi和手机移动网络套餐都停了,每天来到学校后,我就上网集中处理一下消息,包括父母给我发的微信,当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就专注看书、看电影、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偶尔父母有紧急的事情就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我的精神更饱满了、注意力更集中、工作高效,也更爱身边人了。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想在之后我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同手机和数字化的生活是必然趋势,哪怕我不想被它困住,却也无法避免。这几天,我的新书《关机》要出版,我回国来处理相关事务,我发现我一早起来就离不开手机,拿手机查今天要去的地方、导航,然后到酒店楼下刷码骑单车、到咖啡店扫码看菜单,刷码付钱……这个过程很快捷,很便利。我也并不抗拒这个过程。我接受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现代生活,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规则,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规则中保持冷静和思考,而不是被规则卷着走。【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原标题:前美驻华大使尚慕杰去世,任上发生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

据媒体报道,9月10日,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在华为商城预售已超400万人预约。对此,华为手机授权门店客服人员表示:“即便现在10万一台,咱不需要,咱就不买,等什么时候官网下单直接买到。就像现在华为MateX5,不仅能买到,还有更多的优惠,不也挺好的吗?提前两三个月购买没那必要。等着就行了。”至于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何时能进行大批量线下售卖,该位人员指出,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我要是知道什么时候大批量出售,什么时候小批量出售,什么时候会便宜出售,那就和预测股票一样了。”(东方网·纵相视频 巢思远)延伸阅读500万人预约、溢价7万,华为三折叠对决iPhone 16相比万年不变的苹果手机,华为的三折叠手机Mate XT成为了最近两场手机巨头发布会中的最大亮点。Mate XT非凡大师被定位为“超高端手机”,起售价高达19999元。这款手机搭载一块10.2英寸屏幕,展开厚度为3.6毫米,是目前行业内最薄的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出生自带噱头,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三折叠手机,从9月7日开启预定后,就在市场中掀起了一阵狂热追捧。根据华为线上商城显示,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Mate XT非凡大师的预约数量逼近200万。截止9月10日10:00时,其预约人数已经超过480万,并还在快速增长。而在京东、天猫的华为自营旗舰店开放的预约渠道中,页面显示的加购人数也超过了百万。9月7日下午2点半,记者在深圳坂田华为全球旗舰店实探发现,前来预约的消费者排起长队(图/海报新闻)一位华为门店销售向Tech星球表示,从开启预约至今,门店每天都在排队登记预约意向,并且在发布会之后,样机到店展示时,因为客流过爆,目前上手体验也需要提前预约。不过该门店销售人员表示,现在还没有开放购买,第一批货要在20日开售。去年华为Mate 60系列曾掀起一阵抢购热潮,延续至Mate XT非凡大师热度则更甚。于是,在用户狂热期待中,“黄牛”们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连同代理商、经销商们,一同盯上了Mate XT非凡大师的溢价空间。2万起售价,7万的溢价“大多数人拿不到首轮新机”,一位华为经销商称,无论是线上商城、线下还是电商渠道,所开放的预定只是意向统计,而非排序购买的资格。一位门店工作人员也告诉Tech星球,现阶段预订的确是登记意向,后续到货后要进行抽签决定。另一个门店的销售则表示,从发布当天至今,因为过于火爆,门店已经停止了预约登记。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得物,以及抖音上,华为三折叠的大量预订订单出现转让,标价3万-9万不等,普遍溢价8千元至6万元。通过和闲鱼上的商家沟通,大都表示,不能保证到货,但定金可退。咸鱼平台上搜到的部分帖子着实有点“夸张”(图/网络)一位保证有货的商家称,只有到9月20日开售当天,才能知道放货量,最终决定终端的销售价格。“现在下单需要支付1万元定金,当9月20日手机正式发售后,会给到最终价格,如果买就支付尾款,如不能定金则会退回。”另一位经销商告诉Tech星球,这些黄牛大都是散户,肯定拿不到第一批现货。“我们大概能够拿到两台货,但目前还不知道价格。”据其透露,当下需要等代理给出最终价格,因此只能给到一个预定价。“暂定是7万元左右,多退少补。”华为三折叠手机数万元溢价背后的直接原因,在于首批货源稀缺。一位经销商透露,其所在的江苏省一个地级市,能够拿到的首批供货只有几十台。上述经销商提到,考虑到产品的定位,华为对于三折叠的配货策略标准会更高,“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者腰部商的门店拿不到首批货。”经销策略以外,良率与产能也是造成缺货的关键因素。一位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人士也告诉Tech星球,这几年,折叠屏手机供应链逐渐成熟,但华为三折叠屏因为多一道铰链和屏幕,产线磨合和良品率的提升都需要时间,“所以前期的供货一定是有限的。”对于部分经销商而言,货源不充足却并非坏事。上述渠道人士称,Mate 60系列上市时的火爆和缺货状态,就曾为经销商和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而且根据过往经验,华为的折叠屏产品都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溢价状态。如今,华为Mate 60系列发布至今已经超过一年,在8月中旬也开启了官方降价,经销商们迫切需要找到下一个赚钱的标的,不少经销商都将希望押注在了三折叠上。不过,多位华为销售人员称,就像Mate 60系列一样,Mate XT在上市初期的确会一定有溢价空间,等到货源基本充足时,溢价就会消失。高端折叠屏走不进大众市场Mate XT并不神秘,早在今年8月初,余承东就在飞机被“偶然”拍到翻阅手机,其手中拿着的正是一个三折叠试验机。在发布会上余承东的展示中能看到,Mate XT在全折叠状态下可做普通单屏手机,展开两屏则成为“大折叠”,若全部展开则能够变成一块平板。三折叠意味着Mate XT能够兼顾手机和平板两种形态,在观影、处理文档,或阅读书籍时体验更佳。图为发布会现场一位体验了Mate XT的网友告诉Tech星球,将三折叠完全展开,显示面积比双屏多了一半。而且Mate XT可以在同一屏幕同时运行两个应用,“是一种类似于使用电脑的体验。”一位门店销售称,该款手机受众群体定位正是商务人士。“适配出差路上办公的场景,Mate XT相比电脑更便携。”上述提到的一位经销商也表示,目前咨询及付定金的用户大都提到了办公用途。自2019年折叠屏手机上市,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就迎来了连续4年同比超过100%的增长。同时渗透率也在提升,根据艾瑞预计,折叠屏手机在高端机市场进入快速渗透阶段,渗透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9%增长至2025年的20%。但即便增长率和渗透率同步加速,折叠屏却依旧难以撕掉小众标签,走入大众市场。上述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人士认为,成本高导致其价格高,是折叠屏手机局限于小众市场的核心因素,放到三折叠上,现象会更为突出。此前国外博主jasonwill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的原型工程机超过了3.5万元。此外,该产业链人士提到,相比大折叠屏、小折叠屏,三折叠需要同时使用柔性OLED屏幕和双铰链结构,“成本和良品率都是难题。”根据山西证券研报显示,目前业界铰链的良率中位数约落在50%至60%。在华为的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同样提到了成本,他表示三折叠成本确实非常高,后续会继续迭代工艺、提高良率降低成本。高成本决定了三折叠高昂的价格,而这样的价格又限制了其所能覆盖的用户。今年3月份,上海证券曾预测称,华为首款三折屏手机销售表现可参考华为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的销量。根据其推测,Mate X月销量大约为10万部,考虑到“三折屏手机”售价高于Mate X(约2万对比1.7万),预计2024年该机型销量或为其销量的70%至90%,即42至54万台。但根据此前博主@数码闲聊站的透露,截止今年6月,华为 Mate 60系列全版本销量已经超过千万台。和苹果,打一场高端市场争夺战比起承担销量冲高的重任,Mate XT更像是华为再次攻入高端市场的一个信号。“iPhone16不用加价,如果订不到Mate XT,可以考虑定金转购”,闲鱼上一位商家称。华为新品发布会同日,苹果发布了全新的iphone16系列手机,最高配价格为13999元。根据苹果发布会,苹果iPhone16系列的升级更多表现在芯片、人工智能以及摄像头性能的进一步增强上。iPhone16全系列的芯片配置支持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由于用户对AI感知并不强烈,且iphone16系列外观设计仍沿袭传统,创新不足,就导致市场给出了缺乏新鲜感的评价。一位此前倒iPhone的黄牛告诉Tech星球,自己一台也不打算囤货,“去年的iPhone15系列就没有什么利润。”一位苹果门店的销售称,iPhone 16系列手机目前尚未到店,且前来特地咨询的用户也并不多。苹果一直是高端手机市场无可争议的领跑者。但随着Mate 60系列的发布和麒麟的回归,华为对高端市场的攻势愈加猛烈。据Canalys数据,在中国大陆6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2024年一季度,苹果销量同比下跌25%,市占率为54%。对比华为,销量增长67%,市占率达到了26%。2024年二季度华为继续追赶苹果,双方差距缩小。苹果销量同比下降7%,市占率进一步下降至52%,华为销量同比增长82%,市占率提升至30%。华为近两年份额的回收基本来自于Mate和P系列等高端机型的热卖,其中折叠屏是华为区别于苹果,冲击高端的一个利器。北京的一位华为经销商告诉Tech星球,目前华为折叠屏产品在其门店销售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Mate X5和nova Flip分别覆盖了大折叠和小折叠的用户人群。”三折叠的推出丰富了华为折叠系列的产品形态,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不过该经销商认为,从产品形态和售价定位来看,Mate XT和iPhone 16所覆盖的用户并不完全相同,尚未发布的华为Mate70系列才是iPhone16系列的直接竞品。“如果Mate70系列还能搭载上‘纯血鸿蒙’(纯血鸿蒙:只能运行鸿蒙原生应用,不再兼容安卓应用),那苹果的市占份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如今智能手机市场从红海走向血海,从Mate60系列,到最新发布的Mate XT,未来华为与苹果之间的对决会愈发激烈。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视频称,“疯狂小杨哥”带货的假原切牛肉卷公司已被罚款50万元,有4.2万名消费者被骗,退一赔十需要赔偿4200万元给消费者。“疯狂小杨哥”带货的假原切牛肉卷公司已被罚款50万元 视频截图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鲜多裕在去年11月24日和三只羊签订网络推广服务合同,让三只羊旗下主播“疯狂小杨哥”(张庆杨)在11月25日到2024年2月20日为“鲜多裕澳洲谷饲牛肉卷4斤”带货,销售单价89.9元。天眼查App风险信息显示,今年7月,“疯狂小杨哥”带货的“鲜多裕”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督部门罚款50万元。9日下午,《正在新闻》就此事询问涉事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鲜多裕”处罚50万元属实。对于三只羊是否受到处罚,工作人员表示,三只羊不在辖区内,没有权力处罚,不清楚处罚情况。三只羊是安徽合肥的企业,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暂时不清楚三只羊是否因“鲜多裕”假原切牛肉卷受到处罚。有网友称刚得到梅菜扣肉退款此前央视3·15曝光安徽的梅菜扣肉“槽头肉事件”,涉事三家公司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罚款1287万元,“疯狂小杨哥”曾为其中一家公司带货。为此,9月5日,头部带货主播辛巴晒出转账1亿元的网银电子回单截图,表示已经打给辛选小助理,决定给三只羊一周时间,一周后如三只羊仍然没有对消费者有态度,将开始进行对三只羊消费者的部分产品的赔付以及售后,直到赔付1亿结束为止。他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警醒直播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对待流量粉丝,不管什么销售渠道,都应该把消费者当人看!辛巴晒出转账1亿元的网银电子回单截图对此,三只羊联合创始人卢文庆回应,辛巴为了博取流量没有底线。对于梅菜扣肉等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截至目前,公司没有收到任何相关部门就该事件的处罚,“事件发生后,调查结果出来前,公司积极应对做出了退款处理,包括但不仅限于退一赔三。”日前,有多名网友反映称,自己此前在小杨哥直播间购买的梅菜扣肉得到了退款。不过,根据网友晒出的与客服沟通记录,此次并非“退一赔三”,只是将网友购买梅菜扣肉的原价退还。网友称去年在小杨哥直播间购买的梅菜扣肉得到了退款律师称带货应为广告真实性负责此前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曾解释,三只羊没有受到处罚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既不是问题梅菜扣肉的生产者,也不是销售者,三只羊只是广告发布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资金流向三只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槽头肉事件”问题梅菜扣肉的消费者,只能向销售者、生产者要求赔偿。所以只能追究三只羊公司广告宣传层面的责任,但也没有掌握到三只羊虚假宣传的事实,“目前还在收集证据,如果能证明收款方是三只羊,会对三只羊进行追责。”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带货主播也需要承担一定的广告责任,如果三只羊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对产品进行充分核实,那么三只羊公司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我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付建还认为,现有法律法规可能在应对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模式时存在滞后性,导致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面临一些法律空白或模糊地带。在监管难题尚未完全破解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在购买直播带货商品时保持理性思考,警惕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一旦发现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虚假宣传等情况,首先可以要求直播带货平台方给予涉事主播进行处罚,下架相关视频、控制视频流量、限制带货等;其次,及时向市场监管、消费者保护协会、市长热线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极目新闻)

观察者网消息,据《纽约时报》等美媒11日报道,当地时间10日傍晚,美国民主党人、克林顿政府时任驻华大使尚慕杰(Jim Sasser),在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据其儿子格雷(Gray Sasser)透露,死因系心脏病发作。作为美国第六任驻华大使,尚慕杰是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重要参与者。在其任上,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尚慕杰离任之际,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执行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行动中,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馆内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人受伤,整个中国外交馆舍损毁。事发后中方多次紧急召见尚慕杰,表达对美国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最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2006年8月15日,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美国前参议员、前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在全美州议会联合会上讲话。视觉中国1936年9月30日出生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尚慕杰,在88岁生日的几周前离世。其一双子女在声明中回顾了他的政治遗产,赞扬他致力于公共服务的精神,强调他为改善普通民众生活所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综合《田纳西人报》报道,除了田纳西州的民主党人,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也向尚慕杰的家人表示哀悼。他的父亲老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Sr.)在1970年田纳西州参议员连任竞选失败时,尚慕杰是老戈尔的竞选经理。1976年,尚慕杰首次以民主党人身份参加美国国会参议院竞选时,还获得了戈尔家族的支持。此后,律师出身的尚慕杰开启了长达18年的参议员生涯(1977年至1995年),并在此期间升任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1989年至1992年)。直到1994年国会选举,原本被普遍看好将第四次连任,更有望当选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尚慕杰,爆冷输给了当时的共和党政坛新秀,比尔·弗里斯特(Bill Frist)。此次失利也导致了民主党自此失去了对田纳西州的控制。在尚慕杰回归私人生活后不久,出生于南京的“中国通”、时任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apleton Roy)在1995年初要求解职,同年5月克林顿任命尚慕杰接替大使职位,任职至1999年。《纽约时报》援引白宫官员的说法报道称,尽管尚慕杰当时并没有外交或涉华事务的背景,但克林顿认为他是一名值得信赖的盟友,对外交事务把握得当,学习能力强,能够在复杂情况下表现出色。报道补充称,克林顿之所以注意到尚慕杰,是因为他认为对方和自己一样,是“志同道合的温和派自由主义者”。1993年,尚慕杰主导了克林顿政府的第一份预算案,并在没有共和党人投票的情况下通过预算案,进而实现美国年度财政赤字逆转。《纽约时报》提起,尚慕杰在2021年受访时回忆大使工作时曾表示,“克林顿(当时)向我提供了很多职位,但我只对担任驻华大使感兴趣。”他说,他认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未来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前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劳木”采访尚慕杰。当时,由于美国方面一再炒作台海问题、中国货轮“银河号”事件,污蔑中方窃取美国核技术、干涉美国大选,导致本就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尚慕杰直到1996年2月才向中方递交国书正式上任。大使任期内,尚慕杰被认为在缓解两国紧张局势,并加强中美关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997年,他和克林顿政府通过谈判与中方达成了一项价值2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包括向中国出售波音客机等;他还推动了中方对香港回归后保留美国驻港领事馆的许可事宜。此外,1999年4月,在尚慕杰的极力推动下,美国孟菲斯动物园还与中国动物园协会达成协议并签署意向书,向中国租借到两只大熊猫,也就是后来的“丫丫”和“乐乐”,为期二十年。2023年租约期满,在引发健康状况争议后,“丫丫”回到祖国,“乐乐”因“心脏病变”在美病逝,遗体也已送回国内。在尚慕杰自己看来,任上推动中美元首互访,是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最大的闪光点。“这无疑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高潮,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时年72岁的尚慕杰曾这样回忆道。1997年10月底,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隔年6月,克林顿受邀回访中国。当时这是美国在任总统9年来第一次访华,也是克林顿任总统以来第一次专程访问一个国家,表明美国政府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美国前民主党众议员戈登(Bart Gordon)评价说:“他(尚慕杰)成为驻华大使的时候,人们刚刚意识到中国正在觉醒,并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我认为,他有利于让国会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而就在尚慕杰离任的两个月前,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造成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和馆舍损毁。48岁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28岁的妻子朱颖牺牲。这起事件的发生,就在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中国入世谈判访美的半个月后,让中美刚有起色的缓和氛围烟灰飞灭。中国外交部在当天迅速做出正式反应,怒斥炸馆事件为野蛮暴行,警告北约须对其后果承担全部责任。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紧急召见美国大使尚慕杰,奉命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最强烈抗议。两天后,时任外长唐家璇代表中方再次向尚慕杰提出严正交涉,并提出四项严正要求。尽管美方做出了公开道歉,但美国政府上至时任总统克林顿,下至具体与中国进行紧急沟通的外交官员,无一不辩称,此次事件是军方地图错误导致的“误炸”。其态度之敷衍彻底激怒了中国民众,事件发生后在北京、成都等地的抗议市民和学生发起了反美游行,并包围了美国大使馆和部分领事馆,谴责北约暴行。尚慕杰事后回忆称,中国民众愤怒情绪难平,他本人受困于使馆内数日,无法依中国外交部的要求前往接受中方正式抗议;同时,他的家人在遭到包围的官邸内躲了数日,最终在他向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求助后,隔日在中方雇员协助下离开。抗议民众包围美国大使馆,尚慕杰向外张望。美国新闻署而对于美方的“误炸”一说,尚慕杰也在后来的回忆中承认,无论美国有着什么样的借口,这件事情能够发生,本身就令中国无法接受,无法理解。他说,许多中国朋友只需要用一句话就能让他哑口无言,“(他们说),你们知道在贝尔格莱德的英国大使馆在哪里,却不知道中国大使馆在哪里。”据《纽约时报》报道,炸馆事件几天后,克林顿便宣布由美国退役海军上将普理赫接替尚慕杰的大使职位。虽然尚慕杰的退休安排是在炸馆事件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但美方在这起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毋庸置疑让尚慕杰的离任多少显得有些尴尬。1999年,南京大学生抗议美军轰炸我国驻南使馆。视觉中国尚慕杰返美后没再继续政治生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担任了一年的客座教授后,为中国和美国的大型企业提供了十年的商业顾问服务。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始任教后,尚慕杰一家便定居于此。当被问及如何评价他作为参议员和驻华大使期间所做的工作时,尚慕杰曾说:“我始终认为,我在中国的3年,比在参议院的18年,为美国利益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在过去数十年间,卸去官职的尚慕杰也活跃在诸如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致力于促进中美关系的智库组织中,主张加强中美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他多次表示,从三年半驻华大使经历中总结出的外交经验是,美国应当在平等基础上与中国进行合作,应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两国应建立更多互信、更多沟通,才能作出符合两国利益的决定。他还认为,中美之间的摩擦,不过是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一个“减速路障”,与90年代中美关系的“困难时期”相比,算不上大问题。尚慕杰强调,中美之间没有不能解决的争端,在两国利益密切交织的今天,中美应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视频称,“疯狂小杨哥”带货的假原切牛肉卷公司已被罚款50万元,有4.2万名消费者被骗,退一赔十需要赔偿4200万元给消费者。“疯狂小杨哥”带货的假原切牛肉卷公司已被罚款50万元 视频截图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鲜多裕在去年11月24日和三只羊签订网络推广服务合同,让三只羊旗下主播“疯狂小杨哥”(张庆杨)在11月25日到2024年2月20日为“鲜多裕澳洲谷饲牛肉卷4斤”带货,销售单价89.9元。天眼查App风险信息显示,今年7月,“疯狂小杨哥”带货的“鲜多裕”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督部门罚款50万元。9日下午,《正在新闻》就此事询问涉事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鲜多裕”处罚50万元属实。对于三只羊是否受到处罚,工作人员表示,三只羊不在辖区内,没有权力处罚,不清楚处罚情况。三只羊是安徽合肥的企业,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暂时不清楚三只羊是否因“鲜多裕”假原切牛肉卷受到处罚。有网友称刚得到梅菜扣肉退款此前央视3·15曝光安徽的梅菜扣肉“槽头肉事件”,涉事三家公司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罚款1287万元,“疯狂小杨哥”曾为其中一家公司带货。为此,9月5日,头部带货主播辛巴晒出转账1亿元的网银电子回单截图,表示已经打给辛选小助理,决定给三只羊一周时间,一周后如三只羊仍然没有对消费者有态度,将开始进行对三只羊消费者的部分产品的赔付以及售后,直到赔付1亿结束为止。他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警醒直播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对待流量粉丝,不管什么销售渠道,都应该把消费者当人看!辛巴晒出转账1亿元的网银电子回单截图对此,三只羊联合创始人卢文庆回应,辛巴为了博取流量没有底线。对于梅菜扣肉等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截至目前,公司没有收到任何相关部门就该事件的处罚,“事件发生后,调查结果出来前,公司积极应对做出了退款处理,包括但不仅限于退一赔三。”日前,有多名网友反映称,自己此前在小杨哥直播间购买的梅菜扣肉得到了退款。不过,根据网友晒出的与客服沟通记录,此次并非“退一赔三”,只是将网友购买梅菜扣肉的原价退还。网友称去年在小杨哥直播间购买的梅菜扣肉得到了退款律师称带货应为广告真实性负责此前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曾解释,三只羊没有受到处罚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既不是问题梅菜扣肉的生产者,也不是销售者,三只羊只是广告发布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资金流向三只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槽头肉事件”问题梅菜扣肉的消费者,只能向销售者、生产者要求赔偿。所以只能追究三只羊公司广告宣传层面的责任,但也没有掌握到三只羊虚假宣传的事实,“目前还在收集证据,如果能证明收款方是三只羊,会对三只羊进行追责。”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带货主播也需要承担一定的广告责任,如果三只羊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对产品进行充分核实,那么三只羊公司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我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付建还认为,现有法律法规可能在应对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模式时存在滞后性,导致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面临一些法律空白或模糊地带。在监管难题尚未完全破解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在购买直播带货商品时保持理性思考,警惕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一旦发现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虚假宣传等情况,首先可以要求直播带货平台方给予涉事主播进行处罚,下架相关视频、控制视频流量、限制带货等;其次,及时向市场监管、消费者保护协会、市长热线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极目新闻)

查看全部

更新时间:2024-09-17 00:32:24
厂商名称: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包名:com.UCMobile
MD5:e277677ed27ec05827483cd4d912d218
权限须知点击查看

被操的软件大小:91.91M版本:v13.6.6.528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国产抖阴APP大小:89.91M版本:v16.6.8.972 官方安卓版 下载

麻豆精东大小:65.18M版本:v14.9.6.125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白峰美羽大小:47.82M版本:v19.4.8.568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糖心柚子猫圣诞节的礼物大小:48.73M版本:v18.6.8.763 官方安卓版 下载

黄色下载APP大小:22.15M版本:v12.6.5.532 官方安卓版 下载

PORONO日本 3000大小:67.57M版本:v11.1.7.35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好 色 先 生TV下载ios大小:97.75M版本:v17.6.9.965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跟贴
  • 17 回复

    《超级兵王》

    (原标题:李海涛被“双开”、张祖林被开除党籍)

  • 14 回复

    《满堂娇》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 39 回复

    《浪子要试婚》

    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杨淏在车站售票窗口买票买票、打车、住宿、购物、找路甚至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系列事情常常默认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当数字化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比从前任何时候都依赖于“信号”与“电量”——你甚至很难说清,1格信号和5%的电量,哪个会更令你焦虑抓狂。但一个出生于1992年的山西男生杨淏却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没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能在世界上畅行吗?于是他开启了一场实验——丢掉一切数字网络设备,花134天的时间,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实验成功了,他的感受则更为意味深长:真实的生活,接入互联网很容易,但想跳出互联网,却很难很难。以下是他的自述:‍不带手机出行,杨淏只能靠地图导航三天的“预备实验”“丢掉手机”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疫情期间冒出来的。2021年9月,我申请上了英国的博士,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到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上网课,跟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线上联系,每天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屏幕,这导致我三年都没有结识新朋友。还有一种情绪,就是被网络信息围绕的烦躁感。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封控区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网友们的消极情绪……并且所有的东西都被线上化、数字化。网络给人留下的记忆,似乎比我在真实世界里接触的记忆要短暂,头一天发生的事,可能到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记得了。这种状态让我觉得不舒服,我想关掉手机信息提示,又怕错过了最新新闻动态。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实一点,由此萌生了“丢掉手机环游中国”的想法。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我先做了一个“预备试验”。2021年12月28日,我从上海出发,没带手机,只带相机,开车去了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国清寺,有很多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筑,我喜欢寺庙的氛围,因此一直很想去那里。出行前我对父母说,我要不带手机去庙里玩三天,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留学,而且只去三天,他们没有表现出很担心。在高速路检查站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当时,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健康码,我说我手机丢了,现在必须回去找手机,总之好说歹说还是让我通行了。到了夜里,住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开车到天台山后,一路找了十几家酒店,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我。我本想,要不就凑合住车里,后来有家很小的民宿收留了我,房东是个和善的老奶奶,我告诉她我是游客,把手机丢了。我的车上没安装GPS,所以到天台山后,我就没再开车,改为搭车而行。到马路边去拦车,拦二十辆大概有三四辆会停下来,我再跟车主解释我没手机,但要去某个地方,三四辆停下的车里总会有一辆能载上我。这三天我一点儿都没想念手机。虽然遇到很麻烦,但感受却是舒适的,因为每天都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平安回到上海是三天后的晚上9点,我刚开机,一个电话就打进来,是我母亲的,她估摸着今晚我会到家,吃完晚饭后就不停地在打电话。我才知道她还是很担心。这次三天的“预备试验”给了我信心,就是拿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是能在世界上活着。于是我就决定,去实现“不带手机环游中国”的计划。杨淏在路上给亲人和老师写的信不带手机去旅行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我父母和女朋友做思想工作,我女朋友态度还好。我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手机,我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都没办法求救,甚至他们都无法得知。我父亲说,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了,没有手机你在外面寸步难行,其实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完全说服父母,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做决定后不会改变的人。他们只能妥协。为了这次旅行,我提前准备好了40升的背包,几件衣物、拖鞋、洗漱用品、两个小相机、两册地图、两支毛笔、几叠宣纸、一瓶墨汁、三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身份证件与银行卡,还有一摞现金。2023年11月27日,我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把手机和电脑放进书房,正式开始了旅程。父母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售票大厅,我妈还想进安检里面去送我,我说你赶快走。等坐上了火车,我没有一点担心,反而有种“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的激动。我的计划是从山西太原一路往南走,临汾市是第一站。到达临汾时已是当天傍晚,我沿街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酒店,我给前台出示了身份证和现金,但前台工作人员焦头烂额地操作了半天,却依然无法在电脑上完成预定,好像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接拿现金走进来住店的。接着再往南走是运城,我直接去了临汾车站窗口买火车票,售票窗口还是蛮拥挤的,不过窗口买票的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拖着蛇皮袋子的农民工,偶尔个别的年轻人,都是身份证丢了或去临时窗口退票的。出发前,我跟父母保证,每到一个地方会寄挂号信给他们,这是我唯一跟他们保持联系的方式,信件能提供实物感,他们可以看到我书写留下的真实印记,信件让接收的过程变得更长,父母也会更期待收信。不过我没能做到每个城市都寄信,在临汾,我还不太好意思找人问路,也没找到中国邮政。第一封信是到达运城后才寄出的,整个旅程我一共寄了20封,他们只收到十几封。这次出门我还专门带了很多书,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念手机,直到出发后的第9天,我在三门峡市病倒了,发烧,整夜睡不着觉,出虚汗,当时我没法线上买药,又爬不起床去医院或诊所。第一次非常怀念手机,怀念美团买药。最后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解释了我的情况,前台的人帮我买了药,送到门口。吃了药后我躺下,看着床头的电话,那个电话不仅可以打内线,也可以往外打。我当时身体虚弱,情绪低落,好想给我妈和女朋友打电话。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打。我觉得既然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得彻底一点,于是开始一一写信,给爸妈、给女朋友、给朋友,给姥姥姥爷,一旦有点力气就写,写累了就躺床上去休息。就这样过了三天。指引方向的只有两张地图,我在出发前买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最新印刷的,但绘制时间是2015年,所有城市和国道都是准确的,但尴尬的是,一些新修的高铁路线或新取消的铁路,以及村镇巴士,地图没有显示。我需要这两张图带我从太原一直走到福建,再往西一直到新疆,再去东北,最后从东北回到太原。地图给了我很多误导。第一次是在广东梅州,我要去江西赣州,这两个城市是紧挨着的,地图上显示有铁路,但当我去车站问时,售票员说早就没有从梅州到赣州的火车了,我得回到潮州,才能坐火车去赣州。所以后来我一般靠问路来继续行程。一般会说:“不好意思我没有手机,请问从这里到........要怎么走”,有些人在被我问路时会吓一跳,他们觉得很新奇,有人以为我是在故意搭讪;有人说太奇怪了,第一次听说有不用手机的,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不用手机的;有人怀疑我在搞直播,弄个噱头;还有人认为我是调查记者甚至外国间谍。但我解释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会拿出手机帮我查询路线。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收现金了,我拿现金买东西,他们有时会找不开钱。在梅州,我上了一辆长途大巴车, 车费9元,我当时没零钱,最小面额是一张20元的纸钞,我和司机在门口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个阿姨可能看不下去了,帮我刷支付宝付了9元。以前通过数字网络去解决的事情,在旅途中全都转到线下依靠陌生人,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比如有一次在芮城,我要去一个叫“永乐宫”的地方看壁画,那个地方在郊区,地图上没标示,我就在大巴车上挨个询问,乘客里有个高中生,他说我送你去,我叫我爸过来,你也别在这儿自己找了,可能找不着。他就真打电话让他爸开车过来,把我送过去。陌生人给予我非常多帮助,我能完成这个项目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陌生人的善意。我觉得人们总认为外面坏人多,网络把一些恶意放大或扩散,引起了人的焦虑,当你真正接触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杨淏在途中结识的拾荒老人‍‍‍‍‍‍‍‍‍‍‍触摸真实的社交整个途中,由于我一直在移动,因此只收到父亲给我寄回的一封信,他是用钢笔手写的,写了四页 A4纸,内容无非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但每个字我都读了好几遍,还带到英国了。我寄给爸妈的十几封信也被他们好好保留 着 。我觉得这场旅行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拉近了, 他们现在对我更信任了,我现在不需要每天和他们联系,他们也相信我是安全的。这场旅途没有想象中的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我没带手机,也没什么别的娱乐可做,所以不得不和陌生人交往,这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的奇遇。他们身份各异,有驴友、学者、做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一个特别的老人。老人是我在茫崖市的一个清真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认识的,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荒一路往西到了茫崖市,茫崖再往西就是罗布泊,没路了,他就在茫崖停下,以捡破烂为生,还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成了他的孩子。现在孩子20多岁,跟着他捡破烂,虽然在茫崖长大,张嘴却是一口河南话。我和他聊得投缘,从下午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他让我跟他回家吃饭,还邀我晚上一起喝点。我就去了他家,其实那个家就是用废品搭的棚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在这里吃饭会不会不太卫生?就有点生理上的抗拒,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矫情,并为之羞愧。旅行中,我把我的手机号写给跟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从捡垃圾的老人到地理学者,什么样的人都有,回家后我打开手机,发现有20多个人加了我微信,我还在大凉山认识的一个彝族的少年,他经常给我发他们民族的生活照片,比如他们老家过火把节,或者他们彝族的特色菜,他都会拍照发给我,我也会给他发一些在英国生活的照片。这134天,似乎比我过去的任何一个134天要长得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途中常要坐火车,去售票窗口临时买票,常常买不到出发时间最近的高铁动车票,最多的是慢车票,所以我常坐的是慢车,从临汾到运城要5个多小时,我就坐那个车,以前看手机的时间都变成了看窗外,看树林变成草地,草地变成河流,感觉地球都变大了。时间也变得很长,我一路买书看书,读完了不下40本,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旅途中有些地方,我以前旅游时参观过,但建筑、街道、城市风貌跟我当时所见完全不一样了。我的发小们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留学生,他们每次回来,也都会感叹,“诶,这个地方怎么这样了,这条路怎么又有高架桥了,那片老小区变成写字楼了。”这种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得如此快,有时候让我感到有点害怕,它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却让人变得自闭和麻木,掉进数字漩涡中。我记得看过陈丹青的一个采访,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说在现在的流媒体时代,一个人很可能很快就过完一生了,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一瞬间他的一生就过完了。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父母其实觉得这个计划很没谱,他们一直在反对我,说不可能啦,人不可能脱离手机在陌生地方活着。我反问,你们早年不也没手机?他们说现在不同了,要我去适应现代数字化生活。我的父亲,他是我们本地文物所里研究考古的一个学者。我印象最深的父亲的模样,是他睡觉前总在卧床看书,睡前要看好几个小时,直到书“啪’地一下打到脸上,就是睡着了,我母亲就会把书拿开。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短视频开始流行,我父亲睡前总是开大音量看短视频。他跟我在这件事上有过争执,他说他看的都是历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都是他的专业领域。我则反驳他,你要真的想去了解历史文化,读一本书和看100个短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觉得短视频能提炼一些比较精华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大量信息。比如一分钟带你看完丝绸之路,三分钟了解楼兰古城,总之在他狂爱短视频这件事上,我与他至今各持己见。我本以为像我父母不会经常用手机,但手机软件已经完全侵入我们家庭生活,我是我爸爸在打车软件上的紧急联系人,因为每次他出差去外地,我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他打车的提示信息。 我母亲之前比较排斥网购,但这几年她会在拼多多上买一些日常用品,最开始她会经常给我发“砍一刀”的链接,后来在我的抗议下才渐渐不发了。我是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人,比如我正在写作或思考,倘若别人正好给我发来消息,提示音一响,就会打断我的一些情绪,即使我当下不回复,但脑子里会记着,有人给我发消息,我得赶快回复。这导致我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的手机显示上周屏幕使用时间报告,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屏幕为6小时57分钟,这吓到我了,这7个小时我都在做什么?都是在处理工作消息吗?还是在看有意义的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每天也就微信、微博、ins和youtube,刷一圈,我都不知道一天的四分之一是怎么被这一块屏幕吞噬掉了。当然旅途结束回家之后,我很快就又适应了互联网,立马又网购了,出门网上打车,看朋友圈、facebook,几天之后,我在一次从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全程一个半小时几乎都用在了挑选酒店上,选定一家后,又在两个不同的 App 上对比价格,然后在新的 App 上又发现了图片更诱人的新酒店,再次陷入一轮选择。我的感受是跳出互联网很难,但进入它很简单。 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我跟以前中学、大学的老师们都保持联系,我问过不同老师同一个问题——你们经历过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等不同代际的学生,你们觉得不同代际的学生,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他们的回答是,2000后和2010后生的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会更窄,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变少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觉得其中跟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有关。回到英国后,我就把家里的WiFi和手机移动网络套餐都停了,每天来到学校后,我就上网集中处理一下消息,包括父母给我发的微信,当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就专注看书、看电影、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偶尔父母有紧急的事情就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我的精神更饱满了、注意力更集中、工作高效,也更爱身边人了。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想在之后我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同手机和数字化的生活是必然趋势,哪怕我不想被它困住,却也无法避免。这几天,我的新书《关机》要出版,我回国来处理相关事务,我发现我一早起来就离不开手机,拿手机查今天要去的地方、导航,然后到酒店楼下刷码骑单车、到咖啡店扫码看菜单,刷码付钱……这个过程很快捷,很便利。我也并不抗拒这个过程。我接受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现代生活,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规则,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规则中保持冷静和思考,而不是被规则卷着走。【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27 回复

    《罪臣这一家》

    金融界9月11日消息腰斩再腰斩的“白色石油”碳酸锂迎来了利好消息,巨头宁德时代位于江西宜春的春枧下窝矿停产了。11日盘中,市场小作文发酵,UBS在报告中称宁德时代暂停江西锂云母业务,将导致中国碳酸锂月度产量减少5-6千吨。在消息刺激之下,碳酸锂期货出现暴涨。截至收盘,碳酸锂主力期货大涨近8%,报78450元/吨,渐渐逼近8万元大关。与此同时,A股锂矿股大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永杉锂业、威领股份涨停;甚至在锂矿股行情的带动下,固态电池、光伏、充电桩等纷纷反弹,联创股份、德福科技、海源复材、国晟科技、金冠股份、奥特迅等都封住涨停。受宁德时代暂停江西锂云母业务消息刺激,碳酸锂期货出现暴涨对于宁德时代的停产传闻,有媒体向通过一业内人士向宜春某大型锂云母企业求证,被问“宁德时代在宜春的矿山是否停产”后,对方称“停了”。有期货分析师在研报中,其“向企业求证消息真实性”后,“得到企业确认”。“企业表示,昨天(或指9月10日)确实有会议在布置停产计划,预计于9月份的生产任务完成后执行。”上述研报中称。不过对于停产传闻和具体停产原因,宁德时代官方尚未有回应。宁德时代该矿综合成本约12.5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近来碳酸锂价格不断下探、甚至在9月6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一度打开7万元大关,最低触及69700元/吨低点,而在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触及60万元历史高点。如今的价格已经接近1折。特别是,7万元的价格线对于业内十分敏感,这是年初业内预计的价格波动区间下限,随时能够触发企业的大规模减产。其中,宁德时代此次停产位于江西宜春春枧下窝矿的成本价格远在7万元/吨之上。资料显示,2022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取得枧下窝矿采矿权,下矿区资源储量96025万吨,拥有伴生锂金属氧化物量约266万吨,平均氧化锂品位0.27%,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跃居宜春最大锂云母矿。一期项目己在2023年年中达产,年产碳酸锂4.2万吨左右。根据市场对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生产成本测算,宁德时代该矿的现金成本在10万/吨附近,综合成本在12.5万/吨附近。此外,国轩高科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矿的估计和宁德时代相近。枧下窝矿区工地 资料图 图/财联社在碳酸锂期货暴涨的同时,碳酸锂现货价格出现反弹迹象,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上涨1000元,均价报7.35万元/吨。今日下午结束的雅保公司电池级碳酸锂竞标活动显示,本次为吉诚锂业所产200吨碳酸锂招标,中标价格为75008元/吨。供求关系出现改观在期货、现货市场纷纷异动的背后,碳酸锂背后的供求关系正在一点点改观。SMM的周度库存数据显示从8月开始库存连续6周下降,9月8日当周,碳酸锂总库存去库1483吨,下游去库807吨,冶炼厂去库2176吨,贸易商及其他库存累库1500吨。月度数据显示,碳酸锂8月份产量为61330吨,环比减少3630吨,下降幅度较7月份扩大。进出口数据方面,智利向中国出口碳酸锂规模连续4个月下滑。据智利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8月锂出口量为18,145吨,其中碳酸锂出口量为16,112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11%。当月对中国出口碳酸锂12,143吨,环比减少22.8%,同比减少6%。考虑到海运时间等因素,预计中国9-10月进口碳酸锂数量将有所减少。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8月镍、钴、锂等电池金属市场行情依然疲软,相关原料价格持续下跌。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的下降,使得电芯价格继续下跌。碳酸锂价格在8月下旬触底后已开始回稳,尽管目前碳酸锂供给端仍存在过剩压力,但上游减产措施逐步显现效果。产业链经历一段时间的去化库存后,再加上传统旺季(9-10月)的到来,中下游企业的备货积极性有所提升,预计短期内锂盐价格将迎来阶段性的小幅反弹。虽然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在锂价临近低点时,电池厂商可能会提前备货,预估9月市场或迎来阶段性需求回升。在宁德时代出手停产之后,这会是碳酸锂的周期底部信号?后续各大锂矿企业的生产动向值得关注。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 93 回复

    《我的悠闲末日》

    ▲7月10日,“松客”出发前录制的视频截图“松客”在户外圈小有名气,他曾因仅用25天完成从华山到鳌山鳌头的徒步穿越,被称为“华鳌穿越第一人”,也曾因违规攀登四姑娘山被终身禁入,但他并未停下探险的脚步。今年7月10日,他出发徒步贡嘎大环线,两天后失联。那么,“松客”失联区域到底在哪里呢?具有一定户外经验的他为何会失联?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探险协会和四川省山地救援队获悉,“松客”失联区域推断在两河口营地至日乌切营地之间,包含小贡嘎。失联原因可大致归纳为:季节选择不当、装备补给不足、独自前行、技术能力不足。贡嘎大环线被誉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吸引了众多探险爱好者,但近年徒步意外事件也频发。“松客”失联事件,再次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敲响警钟。搜救进展:多轮搜救未发现其踪迹搜救报告推断出失联区域7月10日,“松客”宣布即日起至7月29日(共计20天)独自徒步贡嘎大环线(共计360余公里),包括途中攀登:小贡嘎(5928米)、勒多曼因(6112米)、金银山(6410米)、中山峰(6886米)、那玛峰(5588米)五座山峰。他的这一充满挑战的计划,立即吸引众多户外爱好者关注。7月10日中午12时,“松客”从折多塘雅叶高速施工工地进入野人沟,随后无信号。家属7月12日无法与其联系后在网上求助,直至7月21日仍无法联系上他,遂前往康定市报案。红星新闻记者获取一份四川省山地救援队总队对“松客”的搜救报告,还原了“松客”徒步的多个时间节点:7月10日12:00,他从折多塘雅叶高速施工工地出发开始穿越贡嘎大环线。GPS定位最后位置在野人沟;7月11日,营地老板证实,“松客”7月10日到达两河口营地并在此住宿,7月11日早上8时许离开前往小贡嘎;7月20日,按计划,“松客”应翻过日乌切垭口且恢复手机信号,但他一直无消息。▲“松客”最后定位位置四川省山地救援队总队分析:“松客”7月10日从野人沟进入贡嘎环线后,即进入无信号状态,其行程情况无法得知。整个路线从该位置起直至玉龙西村都无信号,中间包含其计划的小贡嘎和勒多曼因两座雪山。最后见到“松客”的时间是7月11日上午8时许,位置在两河口营地,该消息由两河口营地老板确认。日乌切营地为线路必经营地,但营地人员确认7月12日后至今未见“松客”通过。报告表示,由此可推断“松客”失联区域在两河口营地至日乌切营地之间,包含小贡嘎。“松客”家人报案后,四川省内相关救援力量进山搜救。从7月24日到7月31日,四姑娘山山脊户外公司、四川省山地救援队等开展了长达一周的搜救。报告称,本次搜索包含了可能性最大的区域,除房某某(即“松客”)下载轨迹外的路线,另外几条至C1(营地)的路线均已搜索完毕,搜索区域共涉及34万平方米。在搜索区域内,未发现其任何痕迹,包括遗留物品、露营痕迹等。中国探险协会表示,面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复杂的地理环境,搜救工作进展缓慢,截至9月2日未发现“松客”的踪迹。伴随时间的过去,形势不乐观。9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联系“松客”家人及朋友,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应。▲搜救途中失联原因分析:可能季节选择不当装备、补给等不足“松客”失联事件很快成为户外圈关注焦点,具有一定探险能力的他,为何会失联?上述报告曾提及“松客”失联前后的当地天气情况:自7月11日起至15日,小贡嘎地区遭遇连续降雨,致使河道水量急剧攀升,达到迄今为止的峰值水平。中国探险协会有人员曾参与搜救,在分析此失联事件时,被圈内称为“守队”的中国探险协会会员、探险家涂克力强调:“在无人区域徒步,最好还是结伴而行。就贡嘎大环线而言,对经验丰富的徒步者来讲,难度不是很大,但若要独自挑战5座技术型雪山,显然超出了‘松客’的能力范围。”所谓技术型雪山,通俗地说,是指那些需要一定技术水平和装备才能安全攀登的雪山。拥有十年领队经验的户外俱乐部主理人张春荣指出,“徒步此类技术型山峰,不仅需有同伴相互照应,还需配备专业装备,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当前季节,贡嘎地区多雨、滑坡、塌方及落石风险大增,这可能是‘松客’面对的最大挑战。”▲蓝色为贡嘎大环线线路,红色为小贡嘎攀登线路。该线路为房某某从两步路APP上获取的线路,其大概率会参考该线路行进另外,“松客”此次不仅是徒步贡嘎大环线,还将连续攀登中山峰、勒多曼因、小贡嘎等多座雪山。张春荣表示,贡嘎徒步与攀登小贡嘎是截然不同的挑战,需要徒步者对自身能力有清晰的认识与评估,“因为它属于技术型山峰,难度比较大”。中国探险协会资深探险领队薛皓进一步分析了“松客”失联的可能原因:季节选择不当,装备、补给不足,独自前行和技术能力不足。薛皓表示,在没有新的通报出来前,只能从专业和经验来分析。他认为,贡嘎山雨季为7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旱季为11月到次年5月至6月。徒步最佳时间为旱季和雨季的交替期。贡嘎地区天气变化无常,“松客”可能在徒步过程中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失温行程中断,进而失去联系。徒步贡嘎需携带足够的装备和物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果“松客”装备不足或选择不当,可能增加失联风险。从视频来看,“松客”所携带的装备不能充分满足其环贡嘎徒步和攀登雪峰的需求。另外,进行户外探险时,至少应有2名以上队友结伴同行,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相互援助。“松客”选择独自前行,也加大了风险。从“松客”过往的视频资料分析,他虽已积累一定的徒步旅行、基础攀登经验,但面对技术型山峰,其现有技能储备尚不足以应对。探险专家:徒步贡嘎充满挑战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近年,徒步贡嘎发生的意外事件频频发生。2018年,徒步穿越贡嘎失联的广州籍驴友不幸遇难;2024年,一名户外爱好者在贡嘎徒步时遇到一名遇难驴友和一名被困驴友,后来警方组织人员将遇难者运下山……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贡嘎大环线是一条位于四川甘孜康定市甲根坝乡的徒步路线,被誉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以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极致的徒步体验,吸引着众多探险爱好者,但也充满巨大的挑战。▲贡嘎山脉中国探险协会曾发文表示,巨大挑战来自于在徒步过程中,需翻越日乌且垭口、玉龙西垭口、子梅垭口等多个高海拔垭口,空气稀薄,极易引发高原反应,如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甚至因感冒等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形,对徒步者的身体素质、适应能力、探险能力有极高要求。此外,贡嘎地区天气变幻莫测,暴风雪、冰雹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与危险性。贡嘎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冰川、峭壁、河流等遍布,无一不在考验探险者的户外经验与技能。攀岩、渡河、冰川行走……每一项技能都具有挑战性。“松客”失联事件,再次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敲响安全警钟。那么,徒步贡嘎大环线需做好哪些准备?中国探险协会会员、探险家涂克力认为,户外风险无处不在,量力而行是基本原则。他给出四点建议:要选择一个好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驴友或专业探险领队带队,团队各项准备要充分,队员间能紧密协作。要选择适合季节和良好天气周期,9月至10月比较适合贡嘎徒步。要提前做好体能锻炼和技能准备。合理评判自己的高原适应能力,做好下撤预案。他还强调:“提前申请和备案是对规则的尊重,也是安全的保障。驴友在无信号区域徒步,应提前确定后方联络人,并定期向联络人通报行程进展。”当然,户外探险地不止是贡嘎大环线。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其中山地事故216起,占事故总数的50.8%,较2022年增长14.2%;造成156人死亡,26人失踪。在细分项目中,登山和徒步相关事故数量位居前二,分别为156起和83起。中国探险协会表示,户外探险不仅是装备与胆量的较量,更是对规则、自然、自我认知的深刻体现。因此,每次探险都应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周详的计划与应急救援预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备,再由专业领队带领,携带充足装备与物资,使用先进的通讯和技术装备,让每一次探险都能平安归来。红星新闻记者 蒋麟 (除视频截图外,图均据四川省山地救援队总队)编辑潘莉 责编 冯玲玲

  • 68 回复

    《福运莽妻 下》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