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花木兰”,飒!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3 09:52:20

  “国泰民安脸, 英歌‘花木兰’!”

  “这笑容,太治愈了!”

  最近,她的笑容

  打动了无数网友

  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女孩

  是16岁的郑梓欣

  她是一名初二学生

  也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头槌”

  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

  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

  2011年西门社区重新招募队员

  让这支历史悠久的女子英歌队

  再度“焕新”

  目前,西门女子英歌队有90余人

  平均年龄18岁

  年龄最小的年仅9岁

  队员大部分是中学生、大学生

  郑梓欣就是其中一员

  梓欣说,去年暑假看到队里“招新”

  她就和同学一起报了名

  没想到不仅成功入选

  还担任了“头槌”

  承担了指挥、领队走阵型和开路的任务

  当记者问起

  为什么喜欢英歌舞时

  梓欣笑得飒爽又自豪:

  “体现我们中华女子

  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不同于男子英歌的刚劲豪气

  女子英歌舞姿轻盈、脚步轻快活跃

  形象多选取

  花木兰和穆桂英两个角色

  红色队服为花木兰

  绿色队服为穆桂英

  ”我们的动作看着很柔

  但一招一式也需要非常大力

  我们女子英歌舞也很帅气!

  训练总是艰苦的

  有时队员们都累得蹲在地上起不来

  但大家都说这不算什么

  “每次看到大家

  那么喜欢我们的表演

  我就觉得值了!”

  “英歌舞改变了我很多”

  梓欣说之前自己在学校是个“小透明”

  性格内向,朋友不是特别多

  加入英歌队后

  大家一起训练、吃饭

  她也慢慢变得开朗了

  收获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西门女子英歌队就是我第二个家”

  得知被很多网友点赞和关注后

  梓欣说,希望大家不只看到她

  还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上英歌舞

  “在网络上火了以后

  我觉得自己更有义务把英歌舞跳好”

  热度只是一时的

  心中的热爱

  和想要传承英歌舞的心愿

  才是她们心中的信念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让更多人喜欢英歌舞

  让这项非遗不断传承”

  青春的英歌“花木兰”

  一路飒爽地跳下去吧!

  为你们点赞!

  近期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也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泰国工作生活5年的云南姑娘李梦千,与当地友人在普吉岛度过兔年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夜。独自在异乡创业,她已两年没回家过节。“在元宵特别节目听到《坐着高铁去看海》,看到了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的变化。我的泰国朋友们都看好中老铁路为东南亚国家带来的机遇,希望抓住其中商机。”她说。

  据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2022年河南全省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32.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03.2万人、高技能人才140.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4%、168%、176%。让越来越多劳动者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

  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邹统钎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考虑到某些航班和部分国家对中国采取临时防疫措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游客来说选择团队游风险较小。

  当日在乐城先行区集中开工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海南博鳌研究型医院)二期等多个项目。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局长贾宁表示,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乐城先行区“医教研”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链条,提升医疗承载能力,健全产业体系。

  万家团圆日,游子思乡时。虽不能回家团聚,在海外求学、工作的中国游子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传承中国节庆民俗文化。在芬兰留学的云南姑娘黎安婷带着当地朋友一起制作手工汤圆,到中餐馆品尝美食,还邀请他们观看家乡的元宵特别节目。节目中的中国传统民俗表演《腾龙舞狮闹元宵》跨越重洋燃起欢乐喜庆氛围,黎安婷告诉朋友们,龙狮演艺表现的是吉祥喜庆、国泰民安,并介绍中国各地以赏花灯、踩高跷、猜灯谜等不同形式“闹元宵”的习俗。

李冠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