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预计本周降息:你需要知道什么?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5 12:45:05

  金十数据

  降息不意味着宽松,欧洲央行仍面临平衡降息过多与过少风险的挑战。

  本周四,欧洲央行预计将降息25个基点,将主要再融资利率降至4.25%,边际贷款利率降至4.50%,存款机制利率降至3.75%。这将是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自2016年3月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利率将是2019年9月以来首次下调。

  在此之前,包括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等在内的官员都已频繁释放信号,市场对这个决定不会感到意外,并将更加关注其对后续降息路径的指引。

  欧洲央行为何降息?

  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欧洲央行为了应对通胀飙升,共计加息450个基点,欧元区总体通胀也从2022年10月的峰值10.6%降低到了2024年5月的2.6%。拉加德早在3月份就表示,6月份将掌握更清晰、更充分的数据,看来这个时刻已经到来了。

  此前借贷成本上升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需求并导致价格压力降温。

  尽管欧元区经济在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了0.3%,但此前两个季度均出现了0.1%的收缩,2023年第二季度仅小幅增长0.1%,2023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曾短暂出现停滞。

  另外,虽然通胀尚未完全达到欧洲央行2%的物价稳定目标,但通胀大幅下降,有迹象表明未来几个月将持续当前的下行趋势。根据欧洲央行2024年3月的最新预测,2025年欧元区的平均通胀预计将降至2%,2026年将降至1.9%;至于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预计2025年将降至2.1%,2026年将降至2.0%。

  即使降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的三大关键利率实际水平仍然为正值,因为名义利率继续高于当前的通胀水平。因此,这将表明货币政策只是限制程度降低,而不是进入宽松。

  6月后欧洲央行会继续降息吗?

  尽管人们普遍预期6月份会降息,但欧洲央行官员最近的言论表明,暂时不会对未来的降息做出预先承诺。这意味着,7月份进一步降息仍存在不确定性,因为欧洲央行旨在保持决策灵活性并继续监测经济数据。

  欧元区5月份通胀小幅走高,达到2.6%,高于预期的2.5%,而核心通胀率则从4月份的2.7%升至2.9%。分析师预计,行长拉加德将再次表示,7月份将根据更多信息来指导下一步决定,预计未来的政策路径在9月份将会变得更加明确。

  目前,货币市场目前预计欧洲央行到9月份将累计降息43个基点,年底将累计降息约60个基点,也就是说,市场预期欧洲央行2024年将共计降息两到三次之间。

  在本周 的会议上,欧洲央行还将公布最新的经济和通胀预测,可能会小幅上调2024年的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测,同时维持2025年2%的通胀预测不变。

  降息过多或过少会带来哪些风险?

  随着降息周期启动,欧洲央行面临着平衡降息过多与降息过少风险的挑战。

  如果过快且大幅度地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会提振消费者需求和投资。然而,2%的通胀目标尚未达成,这可能带来再次引发通胀压力的风险。另外,欧洲央行还面临与能源价格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相关的不确定性,此时减少货币政策的缓冲可能对通胀动态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尽管行长拉加德一再强调,欧洲央行“依赖数据而不是美联储”做决策,但世界两大央行之间的政策分歧可能会产生重大的金融影响,特别是在汇率方面。欧洲央行大幅降息,而美联储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将给欧元兑美元带来强劲下行压力,进口商品和服务可能面临进一步上行的价格压力。

  相反,如果欧洲央行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的时间过长,且降息幅度低于市场目前预期,则可能会阻碍欧元区经济增长,并扩大与美国经济表现的差距。

  因此,欧洲央行极有可能选择中间立场,即在6月宣布降息,并维持后续依赖数据、在逐次会议上调整利率的方式。

责任编辑:郭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被视为世界上最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之一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该协定涵盖了全世界30%的人口。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不仅如此,原有的象群开始寻找自己的伴侣,组建新的家庭。当初那只被单独送回西双版纳的小公象现在身强体壮,长大了很多,已完全融入其他象群。王斌介绍,象群一分为二,一群在勐养子保护区野象谷至关坪片区附近活动,还有一群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普文镇附近活动,它们时常互相“串门”。

  除此之外,中航安盟财险、英大财险、中荷寿险等多家外资险企均在2022年获批增资。业内人士表示,在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外资险企增资更多是想要拓展业务,基于对中国保险市场的长期看好,增加在中国市场的分支机构、增聘员工和各项投入。

  “随着部队使命拓展,实战化训练深入开展,官兵们更需要心无旁骛地练兵备战。”该旅党委一班人分析认为,官兵后顾之忧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官兵工作生活质量,更影响部队战斗力建设。

冯家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