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赵诣的经理业绩糟,农银汇理无人可用?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2 15:57:52

  来源:Y趣理说

  2020年,农银汇理的原基金经理赵诣,凭借管理的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A一战成名,斩获2020年冠军,并荣获“四冠王”称号,成为年度最赚钱的公募基金经理。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年后,随着新能源热潮的消退,这位曾经的耀眼明星也离开了农银汇理,转投泉果基金。

  在经历过赵诣年度夺冠的短暂辉煌后,银行系公募基金农银汇理便陷入了权益基金经理“群龙无首”的状态。无论是曾经一度走红的梦圆,还是老将徐文卉和投资总监张峰,业绩上均缺乏亮点。

  01

  难续“赵诣”辉煌

  赵诣离开2年了,接手他产品的基金经理还好吗?

  以赵诣曾管理规模最大的昔日“爆款”基金农银汇理 新能源主题A为例,目前管理该基金由邢军亮和左腾飞共同

  农银汇理新能源混合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29日。截至目前,该基金规模为98.13亿元。相比2021年末的高点287.52亿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基金规模缩水了189.39亿元,缩水幅度高达65.8%。

  该基金的业绩也不再如往昔辉煌。截至今年一季度,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A基金亏损了5.14亿元,2023年全年累计亏损达43.27亿元。

  凭借规模庞大,农银汇理仍从中收取了可观的管理费。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A基金在近一年中浮亏-23.79%,但在2023年却收取了2.01亿元的管理费。

  成立时,该产品由基金经理顾旭俊管理,2019年8月开始由赵接管,直到2022年3月,赵诣离职,此后由邢军亮单独管理,今年2月份又增聘了新人左腾飞。

  注意到,邢军亮同样是农银汇理的新生代基金经理,目前其共管理3只基金。至今其任职回报均告负,其中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A至今回报为-54.82%。

  02

  规模大幅下滑

  背靠农业银行等强大股东的支持,农银汇理成立后管理的公募资产规模稳步上升。尤其是自2017年开始,该规模大幅增长,突破了2000亿元的关口,并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2679.79亿元的峰值。

  但随着市场调整和产品业绩的回落,该公司的管理规模经历了剧烈波动。截至目前,农银汇理的公募管理规模为1734.9亿元,下降了约35%。规模缩水接近千亿元,几乎跌去了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规模。

  农银汇理的产品主要以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为主,当前两类产品的规模分别为728.65亿元和636.64亿元。其次是混合型基金,规模仅为315.53亿元。

  0

  3

  人才缺乏,权益谁担重任?

  资产管理行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才,但是,老将表现令人失望,近一年2名基金经理离职,新人又难担大任,可见,农银汇理的基金经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投资团队方面,农银汇理的23名基金经理管理着81只基金,其中一半以上的基金经理拥有超过5年的任职年限。

  规模超过百亿且主要管理债券类基金的经理包括郭振宇、马逸钧和王明君。百亿权益基金经理中,仅有作为新生代的邢军亮一人,整体业绩表现却排名靠后。

  邢军亮一度被打造力捧为接班赵诣的人选,但他管的产品要想比肩前任难度不小。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过往的成功既是营销宣传的资本,却也可能反噬机构本身。

  以赵诣曾经管理过的4支基金来说,如果继续维持赵诣时期的持仓风格,很难保证收益与排名;但是立刻改换门庭,则又会被投资人诟病风格漂移,甚至用脚投票。

  缺乏人才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从短期来看,农银汇理尚未展现出翻身的迹象;从长期来看,公募基金降费的趋势正在深入推进,对于像农银汇理这样的腰部机构,影响深远。

  种种迹象显示,头部公募与中小公募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留给农银汇理追赶的时间窗口还有多久呢?

  未来,农银汇理如何扭转乾坤改善业绩水平,换回投资人信心、稳住管理规模呢?

  数据来源:wind 时间截至2024年6月11日。

责任编辑:何俊熹

  “今年是我在新疆的第18年,我在新疆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创办肥料厂,研究适合新疆土壤的水溶性肥料,将其应用到南北疆市场,致力于改善土壤盐碱化。”丹尼介绍,另一件就是办养殖场,成功把比利时蓝牛引入中国,进行品种改良,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经济效益。

  此前,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持续发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明确支持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跑在前、走在先。”在6日召开的2023年临港新片区营商环境暨法治建设大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如是说。

  (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

  另一位每一款苹果手机都更新迭代的“极客”用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苹果代表的就是智能手机的顶尖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永远会有一部分人追随苹果的技术,不管多贵,最高端产品的受众始终会存在,这就像奢侈品一样。”

  2022年12月底,老师给她发来报名链接,名称为“2023IHC思维挑战冬令营”,按照计划,女儿需要在今年1月15日“入营”——其实就是参加一场线上考试,考试的内容是奥数题。

  两千公里外,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惠州液晶产业园内,生产的灯火亮得还要更早。大年初四公司生产线再启动,千余名员工回到岗位,抢抓落实2023年生产任务。

余欣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