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白糖2023/24年度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双增 年内糖价或仍存下跌空间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3 13:19:28

  2023/24年度全国糖产量同比增加

  5月下旬云南最后一家糖厂收榨,意味着2023/24年度国内制糖工作正式结束。2023/24年度全国累计产糖996万吨,同比增加11.04%,也是近三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本年度国内增产主要因主产区广西糖产量增加。

  主产区广西天气利于甘蔗生长,甘蔗及糖产量双增

  广西作为国内白糖主产区,其糖料面积和糖产量均占全国的60%左右。2023/24年度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124万亩左右,同比增加4万亩,2023年下半年广西降雨丰富利于甘蔗单产提升,导致2023/24年度广西糖料蔗产量同比增加24.16%至5118万吨。虽然降雨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甘蔗糖分积累,2023/24年度广西产糖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12.08%,但得益于甘蔗入榨量增加,广西糖产量达到618万吨,同比增加17.27%。

  配额外进口窗口打开,年内进口量同比增长

  2023/24年度印度和泰国糖产量高于市场预期,对糖价利多影响转为利空,叠加巴西糖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国际糖价承压下跌。巴西4月迎来新的生产季,产糖进度较好,国际市场贸易流相对宽松,导致ICE原糖期货跌至近一年半最低点17.95美分/磅。国际糖价下跌直接导致进口糖成本下降,和广西糖价相比,2024年至今配额内进口加工利润一度增加至1400元/吨左右,配额外进口亏损收窄甚至进口窗口打开,国内进口积极性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4月,2023/24年度中国累计进口糖312万吨,同比增加11.83%。最近一个月国际糖价在18-19美分/磅低位运行,配额外进口窗口打开,叠加下半年国内进口糖处于高峰期,预计2023/24年度国内进口量同比增幅或达到16%左右。

  产量进口双增或导致年内糖价下方仍存空间

  供需作为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具体到白糖行业,需求主要分为民用和食品工业,整体用量相对刚性,国内年均消费量在1400万-1600万吨;供应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由于糖料作物种植以及进口量的不稳定,供应端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3/24年度国内糖产量和进口量双增,导致白糖价格从2023年9月的7700元/吨高位回落,目前主产区广西南宁市场平均价格在6600元/吨。截至5月底,本年度国内糖厂工业库存量337万吨,同比增加65万吨。虽然糖厂榨季生产结束后进入降库存阶段,但库存同比增加,以及下半年进口糖存在增量预期,低成本进口糖源到货后国内进口加工糖价格存在下行预期,或导致国内糖厂走货存在一定压力,糖厂去库存进度或将放缓。整体来看,9月底本榨季结束前,受制于市场供应压力预期,预计白糖价格下方仍存在一定空间,考虑到本年度糖厂生产成本上移,预计白糖价格在6200-6300元/吨存较强支撑。

责任编辑:陈平

  ICU医护人员也因感染难以避免地出现减员的情况。“最多的时候只有一半人在这儿守着。”李刚说,“那还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在他看来,不少医护人员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一心扑在临床上救治每一位危重症病人。

  最初,人家买一包,他就送一大把,别人认为他这行为太傻了,就叫他“侉子(傻子)”。没想到,时间长了,老百姓都来他这里买瓜子,生意好得不得了,“侉子”的外号也变成了“傻子”。

  在正常医疗方面,也有正常恢复的迹象。第一,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同时,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第二,住院患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提示我们住院的正常诊疗也在恢复。特别要指出的是住院患者手术量在12月9日到31日呈现下降趋势,1月1日以后就呈现了稳步提升的态势。1月17日比12月7日住院的手术量,已经上升超过了20%。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得到恢复。

  飞机降落以后,顾丽和同事推着三个装满样品的大行李箱,一起包机的苏州企业团组一哄而散,急不可待地赶往广布欧洲各处的目的地。同行的业务员“眉头紧锁”,顾丽自己也满腹心事。“三年没回来了,老朋友们那里还有我们的位置吗?”作为江苏长江纸业的总经理,她没有答案。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网站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的通知》指出,近期,广东、云南、浙江等地报告集中回国人员发生输入性疟疾聚集性疫情,疟疾集中发病和再传播的风险加大。各地要强化疟疾监测工作,加强各入境口岸和隔离点入境人员的疟疾监测,重点关注入境人员的原始来源国信息,对近期出现过发热症状者必须开展疟疾检测,及时发现、尽早处置,在具有再传播风险的地区要及时开展媒介监测和疫点处置,及时阻断传播风险。

  “我们(急诊)的工作量已经比ICU大多了。”急诊科主任秦宇红说,“将近40个危重患者,上的呼吸机十七八台。我们自己的医生已经分身乏术。”

倪建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