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暴跌!这一板块,"危机模式"!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3 12:16:15

(6月21日,多只可转债大幅下跌)

“可转债已经进入‘危机模式’,市场极度担忧信用危机,无论是债底还是权益价值,都提供不了保护。”上海一位机构投资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转债信用危机

至此,可转债市场三十余年的“零违约”神话,使市场开始重视转债信用风险。

“股市行情低迷的情况下转债已脱离股性没有转股预期,投资者按照债性定价转债并担心转债的信用风险。”明明表示。

一些大跌的转债从基本面上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78只跌破面值的低价转债中,2只转债正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3只转债正股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只满足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要求,7只转债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行为,此外还有少量转债2023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或被问询。

东方金诚研发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监管环境与上市公司退市要求更加趋严,关注和判断弱信用资质转债信用风险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近日发布的“科创板八条”延续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总体要求,使市场对信用风险突出的转债个券避险情绪明显加重。

纽达投资创始人邬雄辉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转债不同于信用债,其主要退出方式是通过转股而非到期还本付息。因此,投资转债时,更多关注其转股能力。如果公司退市,即使公司愿意下调转股价,但失去上市地位的股权也失去了价值。

“当下投资者对于A股行情与经济基本面较为悲观,转债的定价从股性定价切换为债性定价,更加关注转债的信用风险。今年评级调整可能更加严格,比如部分规模较大的转债今年超预期下调评级。我们认为目前转债市场信用风险仍然较高,在股票市场低迷时转债的信用风险会被放大,加速市场的负反馈。”对于当前的市场情况,明明这样表示。

机构关注“错杀”机会

今年以来可转债的信用危机爆发,既有市场低迷的困扰,也有退市新规强化之后带来的恐慌。不过,不少投资者认为,一些可转债可能遭遇了“错杀”。

曹源源就表示,大多数可转债发行人属于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或是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资产质量整体稳健,短期信用风险可控。未来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回升,权益与转债市场回暖,可转债估值也有望随之修复。

邬雄辉也认为,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在可转债发行高峰期的2021年和2022年,只有不到42%的财务较优质的上市公司才会被批准发行可转债,而且可转债的票面利率很低,这意味着发债的上市公司的退市概率应低于整体上市公司。

“许多机构采取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卖出低价转债的方式,是导致低价转债无差别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这种过度反应是市场在面对特定风险时的惯常表现,导致不少可转债被错杀,当风险事件落地或者被证伪后,估值会被修复。”邬雄辉说。

事实上,在2021年年初,退市新规颁布后,可转债和中小市值公司被市场集体看空,导致最高峰期42%的转债低于100元的面值,这些跌破面值的转债的平均纯债到期收益率高达4.6%。

“此后,市场发现,新规后退市的公司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并不如预期的悲观,后面小市值上市公司和转债一起迎来了一轮牛市。”邬雄辉表示,转债作为偏权益的资产,其风险远低于整体权益市场的风险,仍是当前的迷雾当中,较佳的具备更好性价比的资产配置选项。

曹源源也认为,对于近期大量跌破面值或逼近面值的转债,在充分考虑转债债底保护性的情况下,未来可以跟随宏观经济和市场信心回暖,适时挖掘资产质量比较健康、经营前景较为明朗的转债配置机会。

不过,明明则表示:“大规模低价转债出现意味着转债的债底保护并不充分,会使得转债市场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优先规避风险,一些正股资质较好的转债右侧参与更加合适。”

责编:杨喻程

校对:刘榕枝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发公告!千亿城商行副行长离世,年仅51岁风暴突袭!暴跌16000亿元!

突发!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局长凌峰被查!

刚刚,A股突现异动!国家队,出手?

突发!一则朋友圈,刷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记者了解到,云南人工培育松露也获得了成功,并有少量的产出。不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于富强表示,国内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已经攻克了松露的人工栽培技术,但目前受到种植园管理、合理采收等因素的影响,还难以保障产量,可以说尚处在市场化栽培的“前夜”。

  2023年的元旦假期,给浙江文旅带来了一点“小惊喜”:排队一个半小时的北高峰索道、“人从众”的灵隐飞来峰景区、一车位难求的商场综合体……浙江在满城烟火气中迎来了2023年,也让文旅人闻到了旅游业复苏的气息。

  为帮助“阳康”民众尽快康复,湖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通过辨证施药、辨证施术,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于4日正式推出治未病新冠康复门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6日电(陈沿佑 罗林才 费沁蕊)1月6日,一场器官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供者是23岁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大四学生易海欣。她捐献出的心脏、肺脏、肝脏和双肾,能挽救5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近十年来,中国司法部门变革执行模式,攻坚解决执行难取得历史性新突破。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6631.7万件,执结6485.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4万亿余元。

  “我把荣誉证书发到家庭群里面,家人们都很开心,妈妈也告诉我,不要骄傲,要既然穿上了这身警服,胸前有党徽,就要好好工作。”拉巴表示,“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继续把这份工作干好,不求任何回报,只求自己守护的一方百姓平平安安,更希望大家都能所得皆愿。”

郭初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