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传统交融碰撞 广西南宁上演民族时装大秀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30 19:30:04

  中新网南宁6月29日电(陈冠言)壮族服饰的牛角帽、铜鼓纹样,水族的马尾绣非遗技艺,苗族服饰中的堆绣非遗技艺,侗族服饰中经典的“八菜一汤”纹样......当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时装的设计,观众领略到的是时尚与传统的交融碰撞。

  28日晚,由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民族博物馆携手举办的衣路红·红裳共筑梦——2024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创”成果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现场展示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创设计产品、人物彩妆设计作品等教学成果,并上演了由该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学生带来的民族时装大秀。

  设计师们在对各民族传统服饰了解的基础上,将别具风格特点的民族元素进行设计运用,把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元素相融合,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

  “今天能够来到这里观看走秀,我感觉非常荣幸。”来自缅甸的杜辛米米瑞(Daw Zin Mi Mi Shwe)近期带队来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纺织服装领域技术技能培训,当天该团队受邀前来观展。杜辛米米瑞表示,中国历代的传统服饰传承至今,还能结合现代青年的想法、创造力,设计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新品,自己觉得很新奇,也很震撼。“培训结束之后,我会在缅甸开班,把我在中国所学传授给缅甸的年轻人。”

  培训团成员杜瑞玛昂(Daw Swe Mar Aung)则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秀,收获良多。“今天看到这样的展览,服装设计那么新颖、华丽,我感受颇丰。回到缅甸之后,我希望能把我们在中国学到的服装设计和制作技艺,领略到的文化,都一并教授给学生。并且,我打算利用周末时间,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杜瑞玛昂说道。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罗生芳介绍,长期以来,该校坚持与政府、行业、企业、博物馆等多方紧密合作,坚持“衣食商” 国际化办学特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力争实现“产学研创用”五位一体,多模态融合创新发展。

  下一步,该校将一如既往,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产教融合走深做实。(完)

  火灾发生后,周围居民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视频。视频评论区,多个网友称,自己的亲人还在厂里,暂未取得联系。现场视频显示,整个厂房已经变得黢黑、变形。

  一位地方疾控中心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这种摇摆和反复背后,反映出地方核酸检测供需间的错位,很多单位或公共场所在进入时仍要求查验48小时或72小时核酸,也即需求仍在,但核酸点部分裁撤后,供给减少。

  赵少康批评,美国总统拜登饲养13年的德国牧羊犬“冠军”离世,蔡英文在第一时间立刻留言哀悼,陪伴台北民众14年的大熊猫“团团”不幸因病离世,蔡英文到现在都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连一句悼唁的话都没有。

  对于元首会晤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双方能够争取务实合作,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窗口。明年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后,双方政治关系可能有一些调整,搞好了就有可能把两国关系往前推;搞不好的话,明年下半年美国又要进入2024年总统大选前的混乱时期,到时候的对华政策会出现什么状态,就不好预测了。

  通过选取4个舱室进行的小范围清理,舱内均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中国这一轮元首外交,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对中国外交的更全面理解和赞赏。习近平主席与十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举行会晤、会见,增信释疑,引领双边关系向前发展,在G20巴厘岛峰会以及APEC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影响更加深远。显而易见,中国主张和国际社会主流意见存在高度一致。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和平合作和公道正义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这决定了中国的朋友圈将越来越大。

黄沛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