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指数发布:中国位居榜首保持总体领先地位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07 11:29:51

  最新发布的2023年自然指数涵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数据,这12个月,中国在份额数值上领先近5000,帮助中国在自然指数中保持总体领先地位,美国则在该指数追踪的卫生科学领域大幅领先。

  化学和物理科学是中国明显占有优势的领域,到2023年已占中国自然指数总份额的85%;其他学科的产出也在快速增加,例如,2022年至2023年,中国在生物科学领域调整后的份额增长15.8%,在自然指数追踪的自然科学四大学科中增长比例最高。

  最新自然指数还显示,2015年至2023年,涉及中国和至少一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增加了132%,这类论文2023年在指数中占中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28%。新加坡是与中国科研合作最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也是中国在自然指数数据库总体上的第五大科研合作国。

  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仍很重要,美国、德国和英国仍是中国最大的科研合作国,来自这些国家的机构和中国的机构形成产出最高的合 作关系,包括在生物和卫生科学领域。

  最新《自然》增刊还发布了基于2023年论文份额排名前100的中国机构名单,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名列前十。

  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 Baker)表示,一年前,中国在自然指数中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贡献超过了美国,目前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科学表现的轨迹已放缓。关键是中国科研下一步的走向,随着中国不断增加对大型科学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增加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国对高质量研究的贡献将有助于推动多个领域的发现边界。

  今年就此发声的美国高官,轮到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唐纳德•卢。这位美籍华裔官员,和印度渊源颇深,他曾在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

  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中印边境争端稳定下来,甚至担心害怕中印“谈好了”。中印边界争议,已经成为美国推动对华遏制的重要抓手之一。

  作为中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的最主要资助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6年专门开辟了一类更长期资助——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其目标是“聚焦前沿、突出交叉”,主要资助对象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牵头的多学科交叉团队,进行“五年+五年”的滚动支持,最初每五年提供2亿元经费,如今降为6000万元,但相应扩大了资助范围,每年支持的团队也从三四个逐步增加到十几个。

  其次,澳大利亚政府将开展国防部和相关机构的大规模改革,以便更准确和系统地规划军工复合体的发展,并保证军队和企业能获得必要资源。

  要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既深入研究具体问题,又善于综合各方面情况,在总体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

  彭新林说,一是加强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尤其是严格落实该制度。如果瞒报,这属于违纪行为,需要严肃处理。二是严查权力与资本勾连,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三是要警钟长鸣,搞好抓好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林慧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