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年新增逾24万亩补充耕地指标 盐碱地贡献近六成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9 16:57:24

  中新网济南6月28日电 (孙婷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孟庆峰28日披露,该省近5年共增加24.36万亩补充耕地指标,其中来源于盐碱地14.16万亩,占比达58.13%,为该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情况。孟庆峰称,2009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至今,山东1039.67万亩裸土地、其他草地、沙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已开发为农用地793.67万亩,其中开发为耕地156.46万亩,占比19.71%。

  山东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改造利用潜力大,是增产增收的“后备粮仓”。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滕双兴在介绍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时表示,该省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深层次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目前,山东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 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人民币,下同),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

  滕双兴举例说,在盐碱地特色种植方面,东营市垦利区在含盐量4‰-6‰的盐碱地上发展肉苁蓉产业,亩均产量达到921公斤,亩均收益达4000元;畜牧养殖方面,潍坊胜伟集团探索盐碱地肉牛全链条发展模式,改良后每亩盐碱地所产草饲量可养殖10头碱地黑牛,亩产效益达3万元;水产养殖方面,博兴县摸索出“上粮下渔”模式,累计开发治理盐碱地12万亩,建造鱼塘6万亩,发展成为以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品种为主的水产养殖特色区;设施农业方面,寿光北部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通过引入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培育西红柿,一年两茬亩产可达1.8万—2万公斤,解决了盐碱地不能种菜难题。

  山东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其中,耐盐碱大豆“齐黄34”亩产达302.6公斤,“济麦60”在3.3‰盐碱地平均亩产达511.9公斤,多次打破中度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民介绍说,该省目前已建成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耐盐碱粮食、油料、牧草、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3.5万份;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耐盐碱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推进耐盐碱玉米展示示范、耐盐碱花生筛选评价工作,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完)

  三亚某国际品牌酒店驻店经理赵可告诉记者,目前酒店入住率已达90%左右,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但他表示,元旦、春节人气再旺,时间毕竟很短,真正占酒店业务大头的还是商务、会议等活动。通过摸底商务老客户,赵可发现有不少人还在等待观望。“从长期看,公司外方团队一如既往地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心态。”赵可说,但短期内,他们还是有点忐忑,不知道商业活动和消费能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产业复苏以及对深中通道未来发展的信心,让很多一线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而对于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尹明来说,这个开年也异常忙碌。新年伊始,尹明就要开始落实和深圳签署的一系列协作项目,不仅要协助产业发展,还要营造好的营商、居住、人文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抢抓深中通道即将开通的机遇,基础设施、产业、也包括居住文化相应的配套都在加速推进。

  过去一年,浙江国资国企积极探索,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夯实共同富裕“底盘”;另一方面实行“一企一策”,各省属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从企地战略合作、产业强县、金融赋能等场景,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也是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美通香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力的目标。美通香薰自1995年创立以来,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香薰企业之一。“虽然我们这个‘90后’品牌还不到‘而立之年’,但我希望能做成‘百年老店’。只要做好战略规划、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我们的品牌可以历久弥香。我们离目标,其实并不遥远。”

  叶菲说,中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各领域创新人才,为包括米其林在内的外资企业不断增添高新技术、数字化等方面的创新活力。

  来宾市地处桂中平原,虽然地势平坦,却由于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了有名的“桂中旱片”。一条红水河虽然穿越大半个来宾市辖区,但是由于大型水利基础设施落后,以往秋冬季节,缺水常困扰着当地农业发展。

杨希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