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老厂房、老粮库变身文旅新地标

来源: 中文网
2024-06-30 00:30:08

  运河湾、运河汇、运河公园……运河边的许多网红打卡点,是由老厂房、老粮库等蝶变而来,兼 具工业风、年代感与时尚气息

  6月24日至27日,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无锡运河艺术公园、运河汇等文旅新地标。

  常州:老工厂变身文旅“新码头”

  戚机厂、恒源畅厂、大明纱厂等一批民族工业企业,都是从运河两岸崛起。随着时代发展,老牌工业企业开始转型。常州在原第五毛纺织厂基础上,改造出了氛围独特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主打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将“古运河畔老工厂”变为“常州文化新码头”,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打卡点”。

  中车集团电焊工高级技师、正高级工程师张忠是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迄今已经工作40年,曾经参与公司各类新造机车的试验和制造。“我就是在运河边出生、喝着运河水长大的。40年来,每天上班都要沿着运河走12公里左右。从开始骑自行车上班,到现在开车上下班,一路欣赏运河景色。京杭大运河变化太大了,现在景色非常美。我见证了这里从传统的工业重地逐渐转变为生态环境优美、城市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区域。这些变化也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欢乐。”

  无锡:面朝运河,休闲、纳凉有座位

  想面朝运河,小酌一杯吗?在无锡的运河艺术公园,这样的吧台安排好了。每到晴好的傍晚、夜间,这里几乎座无虚席。

  运河艺术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和古运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穿无锡城而过的起点,历史上也是无锡米市和粮油储运加工的重要集散地。这里的吧台是公园最佳观景台,近可看船只往来,远可眺望古塔。

  运河公园是集米业文化、运河文化、体育文化、生态绿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文化公园。文化遗存活化焕新,米仓光影秀、“米小粒”文化IP及汉白玉长廊、元宇宙长廊等,让漕运码头文化、米仓米市文化、饭稻羹鱼美食文化和水文化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

  与运河艺术公园相隔五六公里,清名桥有着“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之称,走进“运河汇”,时尚先锋气息扑面而来。古运河畔,“运河汇”街区已经开街一年。它的前身是无锡钢铁厂。老厂房的钢筋水泥骨架里,注入了艺术大展、先锋市集、水幕灯光秀、音乐演出、宠物展等元素,工业风邂逅江南水韵。

  宿迁:老粮库不再储粮,专供精神食粮

  6月24日下午,走进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景观老水塔上写着一句亲切的欢迎语:“我在玖库等你。”二号粮库改造成的文创书店内,一场小型的读书分享会正在进行;运河书场正在演绎传统曲艺节目;水之美术馆正在举办“千年运河 美好宿迁”摄影展……每一场活动都吸引了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夜幕降临,宿迁“运河玖库不夜城”人山人海,广场上露天音乐会吸引了许多散步的居民、游客。

  在这个运河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里,一排排红砖房屋十分显眼,这是始建于上个世纪70 年代的老粮库,当时为粮食的仓储与运输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粮库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也曾一度沦为垃圾堆放场。

  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对老粮库进行综合改造,塑造集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精致商业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创书店、美术馆、民宿酒店、羽毛球馆、书场、Livehouse音乐酒吧……“老粮库”不再储粮,变成人们日常休闲、文旅生活的“粮仓”。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7/66/12789872301593837166.jpg" alt="" />

  “孵幼型鹿角杯形珊瑚比较特殊,是‘先锋物种’,这也是我们选择孵幼型鹿角杯形珊瑚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原因。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或者干扰的时候,‘先锋物种’是最早出现的一类生物。‘先锋物种’就像‘拓荒者’一样,率先开启了生态演替和重塑生物群落的旅程。”江雷表示,“因为发育快,繁殖能力强等原因,一旦有新的合适生存环境出现,孵幼型鹿角杯形珊瑚的幼虫会最先长到礁体上开拓生存环境,并对礁体进行相应改造。之后才会有其他的生物相继进驻这一生存环境。”

  刚刚完成开篇的剧版《三体》或许难称完美,带来热度和惊喜的同时,也有观众认为其尚有叙事节奏等方面的欠缺,然而,作为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科幻剧集,该剧以写实的现实主义呈现科幻这一全新题材的尝试已经获得了某种成功。(完)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的这项研究发现拓展了大气中激光物理学的认识,或有助于开发新的避雷策略。(完)

  展望2023,中国经济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属于5A景区,是电影《非诚勿扰2》的取景地,该景区一位主要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连日来,景区里游客持续增多,人流量平均每天在8500人左右,最高的时候有将近上万人。

陈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