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展出近百幅作品 呈现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千年脉络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6 20:12:39

  中新网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 钟旖)从南宋许迪的《葵花狮猫图》到明代林良的《鱼鸟清缘图轴》,从清代朱耷的《荷花鹭鸶图轴》到张大千的《荷花图轴》,再到中国当代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的力作……

  6月16日,当记者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中国花鸟画千年发展的演变史以画作方式呈现眼前,彰显出传承有序、文脉绵延的生命张力与艺术魅力。

  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联合策划主办的“花开千年 时代意象——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学术联展暨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主题创作学术邀请展”正在展出,吸引书画爱好者前往“打卡”。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百幅展品从宋代至当代分立单元,由古代花鸟画与现当代花鸟画两部分组成,勾画出中国花鸟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千年历史脉络。古代部分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书画资源为依托,精选宋代至近代35件(套)馆藏花鸟画珍品,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14件(套)。现当代部分作品60余幅,均来自全 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基本反映了当代花鸟画的创作面貌。

  “展览本身具备引领性和示范性。此次展览,通过古画与当代画家的新画搭配,具有传播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意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谢小凡说,从画的品种看,花鸟画在今天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但打破局限、永无止境地探索是艺术家们需长期坚持的课题。

  “此次展览筹备了两三年时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乔宜男表示,在策展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意把从南宋到元明清的花鸟画馆藏与当代画家作品相结合,按中国花鸟画的时代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当代花鸟画的一种思考、一种展望。此外,展览免费对观众开放,有利于向每一位观众传递中国画的审美观,对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免费对外开放。(完)

  <strong>《环球时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日,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外交部称,鉴于中国确诊病例激增,建议本国公民非必要不赴华。中方对此有何回应?</strong>

  黄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人员):对张敬华来说,作风问题是早有苗头,他在外面吃吃喝喝,后来发展到对一些红包、购物卡、伴手礼来者不拒了。

  我们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水平,深化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2022年上半年,国外疫情还在蔓延,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线下招聘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给毕业生外出求职、实习,用人单位进校宣讲、招聘造成很大不便。作为区一级的基层局,浦口区人社局能够动员、协调的资源有限,常常到各路直播招聘活动中“蹭场”。

  据了解,在连续4届参与举办知交会的良好基础上,中新广州知识城从今年起正式成为知交会暨地博会的永久会址。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9/65/5994599655192177381.jpg" alt="" />

杨淑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