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赤峰马鞍山下,张国利的多民族家庭幸福生活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9 22:42:08

  中新网赤峰6月29日电 题:赤峰马鞍山下,张国利的多民族家庭幸福生活

  作者 杨程晨 葛艾林

  马鞍山脚下,张国利家面积不大,但窗明几净,小院一侧种有果树、花卉,另一侧停放着电动汽车、三轮车。院门 前旗杆高竖,一面国旗在山谷中飘扬。

  “我们家现在共有11口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3个民族。”张国利的小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家中四世同堂。近日,中新网记者参加“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马鞍山村,张国利老人接受了媒体采访。

  “正当中的是我母亲。”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他一一介绍家庭成员的民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组成多民族的家庭,都是因为缘分。咱们农村过去‘说媳妇’也不刻意分辨民族,介绍人介绍彼此的时候,不会过问对方(是什么民族)。”

  张国利的多民族家庭,是他所居住的马鞍山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互嵌式”生活的缩影。这个村子有420户,汉、蒙古、满3个民族在此世居。2020年至2022年,该村先后被评为市级、自治区级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近年来,马鞍山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发展山葡萄产业3500亩、农家乐16家,成立旅游公司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

  “现在的生活,跟过去比,是太好了。”张国利夫妇有几亩山葡萄地和杂粮地,加上外出打工所得和村里其他收入,二老的年收入可达10万多元。

  令张国利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年村内环境明显变好了,特别是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发生了大转变。“过去大家随意扔垃圾,后来村里给配备了垃圾箱,还有专人来回收垃圾。村里的道路变干净了,路况也越来越好,晚上串门不带手电筒也不用担心走路被路面坑洼绊倒。”

  离张国利家不远的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曾获颁“全国十佳林场”荣誉称号。因为这方碧绿,喀喇沁旗近年着手发展旅游业,张国利盼望有更多的游客来到自己的村子,“看看现在的马鞍山发展成了什么样”。(完)

  体现“特”,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发展特色产业,关键在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既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追求“独一无二”“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也注重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着力把特色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质量兴农,这是推动农业强国的重要“支点”,亦是“土特产”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动能,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着力创建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写好农产品“加工”文章,实现“卖原料”到“卖品牌”的华丽转身。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24/7267444598795419012.jpg" alt="" />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30/16490560904212245694.jpg" alt="" />

  “无杆则不成花山”,苗族同胞们将两根20多米长的杉木花杆用柏香、红黄绿彩条装扮一新,寓意着苗族同胞幸福生活长长久久、常绿常青。众人合力抬到踩山场上,称作接花杆;在踩山场上,同胞们用五彩的灯笼、彩旗让花杆“盛装”出席,年长的苗族男性吹芦笙、敲锣鼓,边歌边舞祭花杆,待准备完毕,大家将花杆立于特定的位置,鞭炮声响起,花杆将踩山节的“仪式感”拉满。人们围着花杆,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舞之蹈之乐之,汇聚热闹欢腾与节日狂欢。

  据当地媒体报道,德里照常参加了当天的内阁会议。会后,德里发表声明说自己将继续担任沙斯党领导人,并帮助政府推进各项计划。

  忍着疼痛,巴合提亚尔和同事继续向前巡逻,很快,他们发现了一辆货车车厢上盖的篷布被大风吹落,车上装的30多吨精洗煤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为减少损失,民警和司机一起拉扯,想将篷布重新盖到车上。但风越刮越大,好几次民警差点被刮起的篷布甩出车厢。靠人力拉是不行了,大家开始想其他的办法。

许文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