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引热潮,江西中医药产业何以创新发展?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29 06:14:25

  中新网南昌6月27日电 题:“上合”引热潮,江西中医药产业何以创新发展?

  中新 网记者 吴鹏泉

  中国中医药资源大省江西,再次进入“上合时间”。

  6月27日,2024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江西举行,约600位与会中外嘉宾围绕“传承、创新、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交流互动、分享经验。

  这是江西第四次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上合”热潮下,江西如何把握论坛“溢出带动”效应,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中药创新研发 智能化生产

  步入江西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两旁道路悬挂着诸多本次论坛的活动标牌,迎接这场盛会的到来。

  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是中国唯一以“中医药”命名的科创城。近年来,通过引进创新平台,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吸引了一批中医药企业相继入驻。

  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江西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走进这家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只见提取、浓缩、混合、制粒、包装等生产工序均由机器完成。

  “我们刚开始在生产中主要使用川派炮制方法,后来引入了江西樟树帮、建昌帮的炮制技艺,融合过后提升了产品疗效。”公司总经理陈礼太告诉记者,对中药配方颗粒而言,产品疗效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炮制技艺。

  中医药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同样入驻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的江西唯铂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就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

  “我们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得到中医药原料。”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义超举例称,通过生物合成,在大肠杆菌中直接提取天然蓝色素,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公司生产的烟酰胺、羟基酪醇等产品,大部分出口到欧美、日韩。”凭借这一生物技术,唯铂莱生物产品备受海外市场追捧。

  近年来,江西推进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突破,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发展。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辉表示,江西累计获批9个中医药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1个省部级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I类中药创新药‘枳实总黄酮片’获准上市,当前还有多个创新药在研,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潜力巨大。”

  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建设追溯体系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

  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气候优势,适宜中草药生长。“一屁股坐下去就有18味中药。”当地民众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江西中药材资源的丰富。

  围绕“赣十味”“赣食十味”等道地中药材,江西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重点是依托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的药食同源药材三大药材产区,高标准建设赣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药都”,江西樟树市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通过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樟树市对境内山地进行规划,突出规模化种植,全市规模化种植基地比例达80%。

  上月,江西樟树义成镇罗港村近五千亩栀子花种植基地,阵阵栀子花香令人陶醉。该基地负责人刘细流笑着说,其一共种了5000多亩黄栀子,2023年产出黄栀子8万千克,产值达100万元。

  按照药材习性,江西樟树制定生产操作规程,从种苗选择、定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炮制、储存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标准化生产,保障药材质量。

  “樟树市建立枳壳种苗DNA谱库和采穗圃,逐步完善枳壳种苗繁育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从种子种苗、种植、加工到流通使用的中药材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樟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廖春红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刘晓辉介绍说,2023年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较2019年增长1.25倍,以“定制药园”项目助推中医药标准化程度提升,41个中药材品种开展追溯体系建设。

  “中医药+文旅” 赋能产业发展

  近日,在江西樟树市岐黄小镇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樟帮药工操着铡刀快速起落,白芍被切制成薄如蝉翼的饮片,轻轻一吹,饮片如纸屑般四散飞落,炉火纯青的技艺赢得前来参加“中医药+研学”活动的学生们连连喝彩。

  “樟树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我们开展‘中医药+研学’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中医药文化,加深他们对家乡特色文化的理解。”樟树市清江小学校长刘芳说。

  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江西樟树大力推动药、文、旅三大业态融合互通。

  “原来栀子花还有这么多吃法,简直不可思议,真是好看好闻又好吃。”在上述栀子花种植基地,置身花海流连忘返的哈萨克斯坦游客萨莎,与现场身穿汉服的当地游客合影留念。

  事实上,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在江西日渐兴起,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在江西德兴市,当地从建成的省级康养百里乡村旅游风光带中精选出33个特色康养旅游目的地,串点成线、串点成链,创新打造3条精品康养旅游路线,形成集食用药膳、热敏灸治疗、温泉康养、生态度假等为一体的康养旅游体系。

  在江西庐山市庐康中药谷,围绕“中医药+教育”,打造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推出了科普、研学、体验等课程,以文促教、以教补文,吸引周边游客。

  赣鄱大地,处处药香。不断创新发展的江西中医药产业正积蓄新能量,精彩“出圈”。(完)

  百岁基辛格访华,或许是近期最引发热议的中美交往之一。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将习近平主席会见基辛格的地点放在了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那是半个世纪前基辛格第一次见到中国领导人的地方,具有极大的象征性意义。

  但在张明霞的记忆里,定西洋芋带来的不是骄傲,而是隐痛。她所在的陇西县,农民在高原上开出旱作梯田。没有大路,交通不便,每到土豆成熟,外来的收购商总要压价。“爸妈觉得收购商给的价格低,想多要两分钱,收购商就说,烂在地里去吧。”

  比如他说,“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对意大利出口成倍增长,却没有促进多少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strong>但事实上,四年多来,中意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2019年至2022年逆势增长近42%,去年高达近780亿美元;2019年至2021年意对华出口增长42%,今年前5个月意对华出口更是大幅增长58%。</strong>这些数据无可辩驳地体现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促进作用,根本不是克罗塞托说的那么回事。

  该报告主持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璟告诉记者,抖音的“数字农人”中,有62.96%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3.33%拥有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有12.35%成为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

  一些领域积极信号也开始显现。李兴乾透露,对重点外贸行业和企业的跟踪调研已有一些积极变化,如跨境往来进一步畅通,国际航班数量也稳步恢复;新签订单持平或增长的企业占比在回升;电子信息这些压力较大的行业,中间品进口在上扬,“这意味着下半年可能会迎来转机”。

  对于美国高官接连访华,多名中方学者认为这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应对其期待过高。袁征表示,在当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这些访问给了双方就一些问题交换看法,以避免造成战略误判、引发更大危机的机会。但是,这些访华不太可能推动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