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7辆合资格私家车就有1辆参加‘港车北上’” ——专访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9 05:21:46

  中新社香港6月28日电 题:“每7辆合资格私家车就有1辆参加‘港车北上’”——专访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每次乘飞机外游或公干,飞机将要降落香港国际机场时,看到宏伟的港珠澳大桥(简称‘大桥’),都令我有‘回家真好’的感觉。”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曾这样描述大桥给他的印象。

  适逢香港即将迎来回归27周年,林世 雄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简称“高铁香港段”)这些国家基建,不仅为两地民众带来方便,更将香港与国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区政府会用好背靠国家、联通世界的优势,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

  去年7月1日零时起,“港车北上”正式实施,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可在无须取得常规配额下,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林世雄表示,“港车北上”深受香港市民欢迎。截至今年六月中旬,已有超过6.4万辆香港单牌私家车持有效许可证经大桥“北上”出行,即大约每7辆合资格的私家车中,便有1辆参加“港车北上”。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大桥出入境车辆突破1000万辆次,“港车北上”已成为推动大桥车流的主要动力之一。每逢节假日,大桥香港口岸甚至会出现堵车现象。

  林世雄指出,一年来,特区政府持续优化“港车北上”,并密切留意大桥在节假日高峰时段的通关和交通情况,与中国内地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提升口岸通关能力。香港口岸方面,特区政府通过灵活调配人手、优化工作流程、运用创新科技,以及加开额外的私家车清关亭等措施,应对节假日车流增加。“我们得悉,大桥珠海口岸方面也正优化口岸设施和安排,包括增加小客车验放通道、提升设施验放效率、现场疏导等,期望为大桥使用者带来便捷出行体验。”

  谈及备受关注的“粤车南下”何时实施,林世雄表示,特区政府欢迎内地访客来港,推动人员顺畅流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特区政府正与内地有关部门积极探讨“粤车南下”整体方案。香港机场管理局亦正在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兴建自动化停车场,供广东及澳门非营运私家车经大桥来港使用,预计首阶段建造工程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有关“粤车南下”计划详情将适时公布。

  今年是高铁香港段开通六周年。自去年1月恢复服务以来,高铁香港段乘客量稳步恢复,超越疫情前水平。今年前五个月,高铁香港段平均每天接载近7万人次乘客,较2019年的平均载客量升五成。今年6月15日,高铁西九龙站开通了来往湖南省张家界市、凤凰古城等旅游热点的列车,还开通了往返北京、上海的“夕发朝至”动卧列车。

  “26公里长的高铁香港段连接超过4.5万公里的国家高铁网络,是大湾区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巩固了香港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林世雄回忆说,他在特区政府路政署任职期间,曾有长达十年的时间专责推动高铁香港段这个划时代的项目。特区政府和高铁香港段的港方营运者港铁公司,会继续与内地相关部门紧密沟通和协调,持续优化高铁香港段的服务,充分发挥高铁香港段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两地人员有更深、更广的交流和合作,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完)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急诊科,近来就诊量翻了一倍,急诊科的抢救床位从6张增加到15张,由于缺人,45岁的急诊科医生耿楠常常连续值班24小时,但还是有很多病人要排队等待。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急诊科,近来就诊量翻了一倍,急诊科的抢救床位从6张增加到15张,由于缺人,45岁的急诊科医生耿楠常常连续值班24小时,但还是有很多病人要排队等待。

  他在感染之后,身体状态也明显不如往日,甚至在带病工作多日后出现呼吸困难、咳血,他一直没去拍CT。“没敢,你要真成了新冠肺炎,肯定得休息了,撑着吧。”秦宇红说。

  就连台军一直吹嘘的所谓“潜艇自造”,其实也是东拼西凑。蔡英文交付台船执行“潜艇自造”任务,目标是在今年9月下水。台湾网民从军方“自造潜艇”计划书中扒出的内容显示,“潜艇自造”部件根据获取难度被分为“绿色”(可自行生产)、“黄色”(取得困难,有自行生产可能)以及“红色”(岛内无研发能力,必须依赖进口),结果除了发电机以及空调系统等部件属于“绿色”等级外,从核心的战斗系统到柴油主机以及雷达系统均属于“红色”等级。台《中国时报》去年12月披露称,自2017年“潜艇自造”计划展开以来,共有7国厂商与专业人员协助台方,其中美国提供作战系统部件、声呐等潜艇核心技术,英国也核发多项出口许可。台船聘请的造舰技术顾问SI公司,均为韩国籍。根据台海军公布内容,英商BMT公司负责潜艇的电力系统分析、舵翼系统分析、安全保证制度分析、减震及爆震防护措施分析以及建造规划咨询等7项。

  在不少医院,都出现了感染高峰过后,大量老人涌向医院的现象,他们多数是在感染新冠后,引起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肺炎,不少都需要住院治疗。

  “现在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实我们也应该去呼吁,每个人要学会保护高风险人群,要自觉地去保护他们。”上述传染病专家对记者表示,要自觉和高风险人群保持距离,避免接触,尽量不波及或少波及他们。

郭庆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