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让“老朋友”有了更多安乐窝 “极危”物种从“稀客”变“常客”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20 07:06:50

  央视网消息: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省桂阳县春陵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2月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通过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近日,湿地公园迎来了不少特殊的“客人”。

  在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春陵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近日在开展鸟类监测时,捕捉到4位特殊的“客人”,它们是被称为“鸟中国宝”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黑鹳。

  桂阳春陵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22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近2500公顷,约占77%。随着春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栖息于春陵湿地的鸟类已从原来几十种增加到现在的169种,其中,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黑鹳、鸳鸯、灰鹤、白琵鹭、蓝喉蜂虎、彩鹬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和珍稀鸟类20多种。

  郴州市桂阳县春陵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郝翔介绍,通过绿化岸线、恢复水禽栖息地等科学手段进行修复。同时,还种植水生、湿生植物以及柳树、银杏等苗木,建设了生态拦截沟和生态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

  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从“稀客”变“常客”

  黄胸鹀是一种珍稀鸟类,也是全球极危物种。就在前不久,鸟类专家在安徽合肥的一处湿地观测到了黄胸鹀的出现,这已经是它连续4年光临这里。

  麦田里的这个小家伙就是黄胸鹀,胸前一抹亮眼的明黄色,看起来十分精神,小嘴巴不时啄食着即将成熟的麦穗,很是惬意。

  黄胸鹀是一种过境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级别。虽然很稀有,但对于田胜尼团队来说,却已经是“老朋友”了。

  不仅仅是黄胸鹀,最近几年,合肥十八联圩湿地已经观测到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从“稀客”变“常客”,越来越多的鸟儿把十八联圩湿地从落脚点变成安乐窝。 当地也在基本农田里种上小麦等农作物,作为候鸟的实物。

  青头潜鸭进入繁育季 鸭宝宝顺利出巢

  眼下,正是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的繁育季节。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近期就拍摄到5只可爱的青头潜鸭宝宝成活并顺利出巢。

  这些幼小的青头潜鸭宝宝们有着黑黄褐相间的羽毛,圆滚滚的身体,乌黑的眼睛。时而嬉戏玩耍,时而悠闲地漂浮在水面上,萌态十足。

  作为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稀少。据统计,全球数量仅为1500余只。

  为了保护和繁衍这一珍稀物种,九江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栽植了大量的芦苇等水生植物,为青头潜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

  据了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九江站监测到的成年青头潜鸭数量已经达到了90余只,创历史新高。

  在投资方面,6月12日,蔚来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 签订股份认购协议,CYVN认购股份约11亿美元,持股蔚来7%。

  数据显示,经济发达省市成交率亦处在较高水平,但2022年同样出现明显下滑。2021年浙江、上海、北京三地成交率均高于50%,但2022年其成交率平均下降约10个百分点,其中,2022年成交率最高的省市为北京,成交率46.1%,也较2021年下降8.1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消息,全国国家安全系统表彰大会7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国家安全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安全屏障。

  不过,四年之后重回世界女排联赛四强固然可喜,但球队上下也深知比赛仍未结束——在两天之后,中国女排还将在半决赛中与波兰女排狭路相逢。

  为有效应对水上突发应急事件,湛江海事部门加强应急救助力量协调部署,将2艘专业救助船舶、3艘应急拖轮等部署于湛江港、雷州半岛东西部、琼州海峡北岸水域值守待命。同时,开展水上巡航检查,一对一提醒风电平台、施工船、无动力船、客船、危险品船等重点船舶落实各项防风措施。

  [环球时报驻德国、美国特约记者 青木 郑可  环球时报记者 赵喻莎]备受关注的德国政府首份“中国战略”7月13日公布。按照媒体的报道,这份文件由德国外交部牵头起草,经执政联盟内部和政府各部门争论后达成妥协,是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一份作为文件出台的“中国战略”。该文件称,德国的对华政策植根于欧盟的对华政策,德国希望继续与中国开展经济等各方面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迫切需要降低风险,但并不追求脱钩”。德国《明镜》周刊认为,该战略的核心概念是“去风险”和“减少依赖”;文件还采用了欧盟委员会描述中国的“三合一”词汇,称中国“同时是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德国的这份文件受到欧洲等地区政商界热切期待,他们急切地想了解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对华政策。针对德国的“中国战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看待中国和制定对华战略,只会加剧误解和误判,损害双方合作与互信。

胡钰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