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潮”起来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9 14:02:27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陈欣怡)“非遗向新力 国潮正当时”——2024年东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6日在北京举办。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采取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的形式,主会场“非遗时尚之夜”设在隆福文化中心。同时,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北京象牙雕刻厂、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景山街道、龙潭西湖公园等十余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合作企业,都作为活动分会场积极参与,呈现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内容与形式。

  活动主会场分为“非遗焕新计划”成果展示区、非遗时尚沉浸式展示区等多个不同区域。戏梦人生(剧装戏具制作技 艺)、金玉良缘(北京玉雕、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珐琅崇光(景泰蓝制作技艺)等展位,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时尚生活紧密结合,让参与者领悟到非遗的时代活力与价值;稻香村、便宜坊、同仁堂等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老字号,纷纷奉上创意十足的非遗“大餐”;金石传拓、漂漆扇、艾草挂饰等互动非遗体验,则让参与者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手作之趣。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东城区将与高校专业力量携手,共同开启东城区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活动现场还公布了2024年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项目的名单,一批符合非遗保护发展方向、凸显“非遗之城”特色的优秀项目被纳入扶持范围。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东城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名片贡献力量。(完)

  锦州这座东北四线工业小城,十年人口净流出达42万人,在辽宁省排名第一。留下的人就业机会少,工资不高,房价却不低。看似安逸的背后,各行各业的人内心都同样焦灼不安。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4月27日,武汉市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武汉GDP为4317.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40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762.34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95亿元,增长5.1%。

  2020年1月,黄令仪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肃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的获奖理由写道:“黄令仪研究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研发一线,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分析指出,从此前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到中国领导人与乌领导人通话,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有立场,有思路,还有行动。元首外交将打开通道,营造气氛,指引方向,接下来就是具体问题在工作层面予以解决。

  反观岛内,仅在西部平原地带修建了350公里的高铁,大部分路段时速约230公里,无怪乎乘坐“复兴号”的马英九先生连连称赞大陆高铁高速便利。

卢淑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