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发朝至”“神清气爽”!香港立法会议员陈恒镔:冀香港与更多内地城市实现“双向奔赴”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8 07:31:03

  中新网6月17日电(记者 程子倬)“‘训觉’一晚,‘听早’就到!”“我去香港玩 和看我的亲戚。”6月15日,京沪两地往来香港的高铁动卧列车正式开通,京港、沪港间实现夕发朝至的“双向奔赴”,来自香港和内地的民众反响

  “在车厢休息一晚,早上起床后神清气爽,有充足精力继续当天的公务或游览行程。”率先体验“头班车”的香港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接受中新网专访,也兴奋地表达着搭乘“初体验”。

  时间缩短、“一地两检”,是“升级版的直通车”

  此次“夕发朝至”高铁动卧是对原北京西、上海与香港红磡站之间普速直通车的提质升级,可谓“升级版的直通车”。

  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时间分别由24小时31分、19小时34分压缩至12小时34分、11小时14分。同时,通关模式由原来始发站、终点站“两地两检”改为统一在香港西九龙站进行“一地两检”,香港与内地的人员往来将更加顺畅、便利。

  15日当天,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及包括陈恒镔在内的多名香港立法会议员沉浸式体验“头班车”。陈恒镔表示,睡醒就到北京的感觉很舒适,时间安排也非常方便。早上起床后神清气爽,有充足精力继续当天的公务或游览行程。希望动卧列车的开通可以为两地带来更多旅客与交流。

  “当晚与乘客互相打招呼,他们对乘坐首发列车感觉非常好”,陈恒镔说,现在去往上海的列车有两人房,往北京是四人房,希望日后可以推出更多类型车厢。

  京港、沪港高铁动卧列车计划执行每周五至周一连开4日的模式,晚上出发,次日早上抵达,开行数量由原普速直通车的14列增至高铁动卧列车的16列。

  林世雄表示,会视乎将来的上座率和受欢迎程度,考虑是否安排更多动卧列车来港。

  服务更优质舒适,是“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更方便、更舒适、更优质”,是“双向奔赴”的京港高铁动卧列车的服务亮点。有进港旅客发现,列车免费提供了“U彩洗漱包”等精美实用的旅行用品,并在卧铺下方配置“四色”一次性拖鞋,方便区分使用。

  此外,列车还极具文旅、美食特色。D910次京港高铁动卧列车车厢内就布置了诸如天坛、紫荆花等京港元素的图案,标识着“京韵港风”等字样,供旅客“卧赏风华”、打卡留念。

  香港媒体报道称,在列车上,林世雄点选了杏鲍菇烧牛肉饭,大赞食物质量高,超出预期。据乘务员透露,他们根据线路特地打造“舌尖上的美食之旅”,准备了港式风味荔枝肉套餐、三鲜鱼丸套餐、虾肉云吞面、蜜汁叉烧肠粉等港式风味的餐食,价格在10多元到40多元人民币不等,同时,在动卧车厢内设置了独立的餐牌,方便旅客快速扫码点餐。

  在沪港高铁动卧列车上,也供应了如港式肠粉、小笼包、港式奶茶等多种美味的餐点以满足不同乘客的味蕾,同时还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卧铺。第一次搭高铁从上海到香港的旅客鲁女士表示,“我今年已经84岁了,昨天睡得很好。”

  对此,身为香港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的陈恒镔说,高铁的服务升级对于吸引两地乘客非常重要,委员会也在不断提出比如增加单间等不同类型的车厢、丰富饮食选择等优化服务质量的建议,以进一步拉进两地距离、加深两地互联互通上的价值。

  “硬联通”拉进心灵距离,冀“香港与更多内地城市实现双向奔赴”

  “香港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一直都很关心香港开通赴内地的高铁动卧列车”,陈恒镔表达了希望除京沪外,能与更多内地城市实现“一地两检”和“双向奔赴”的意愿。

  去年7月1日“港车北上”落地实施,今年“七一”前又开行京港、沪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陈恒镔认为,这两项惠港举措足以证明国家对香港特区发展及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也为两地互通、民间交流在“硬联通”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香港正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今年首5个月,访港旅客超过18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78%,当中1380万是内地旅客,比去年同期增加73%。香港今年全年预计最少会有约210项盛事举行,吸引约170万旅客,为香港带来约72亿港元消费额。

  “相信高铁等交通服务的升级,能拉进民众的心灵距离,香港与内地的商业及旅游往来也更为方便,经济交往的密切程度也会更上一个台阶,实现更便捷的双向奔赴。”陈恒镔说。

  关于如何在交通实施及规划方面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陈恒镔建议,希望尽快开通“粤车南下”,他并向中新网透露,“香港已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一侧,修建大型停车场,届时内地民众可驾车通过大桥口岸进入香港,可谓一步到位”。

  “香港目前正规划洪水桥通往深圳前海的铁路,北环线也在规划铁路连接深圳新建的皇岗口岸,如果这些铁路都架好,两地铁路网连接更为密切,对于香港来说,可以更好融入内地发展”,陈恒镔表示。(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9/615811148.png" alt="" />

  宋庆龄同志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不久,她就先后视察上海国营第一棉纺厂、江苏松江专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地,详细调查工农业生产情况,访问职工和农户家庭,与群众亲切交谈,并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发表了意见建议。她认为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指出:“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跟着工业化的进展而相应地发展”。“应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清轻重缓急,根据可能的条件,来适当地解决人民的需要”。她的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海派年味”更是引流利器。豫园商城推出“豫园迎新年”活动,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山海奇豫记”为主题非遗艺术彩灯活动,带来浓浓的海派年味,节日期间商圈客流同比增长27.7%。上海环球港带来民俗演艺,京剧、昆曲、川剧、评弹、相声、腰鼓、唐乐等悉数登场,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第一食品年货节开展新年剪纸、糕团刻字、制作兔灯等年俗互动活动,线上线下直播联动,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百联南桥购物中心开展新春民俗体验,写春联,画糖画,剪窗纸等活动热闹非凡,更有商场服饰、黄金、化妆品等优惠折扣,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明显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英国《经济学人》新闻网站观察到:“现在,随着疫情限制措施的取消,春运——春节的旅行高峰——又回来了。”

  浙江省的“新春第一会”聚焦创新。28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会上强调,要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78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牢牢守住;全年发放物价补贴约65亿元,惠及约2亿人次困难群众……过去一年,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发展成果温暖民心。

郑俊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