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焕新生 江西龙南在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7 22:34:44

  中新网江西龙南6月6日电 (熊锦阳)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主会场活动6日在“世界围屋之都”江西赣州龙南市开幕。百余名江西文旅界代表以及游客走进龙南,沉浸式体验龙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开幕式上,开场舞蹈《来的都是客》中,舞者们用热情洋溢的舞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现江西人民的热情与好客。随后,大型历史纪录片《史说江西》通过影像,游客可穿越千年时光,领略江西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

  随后,开幕式上公布了江西省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上饶市博物馆入选,现场还公布了2023年江西省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

  与会嘉宾和游客还深入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阳明心谷、关西新围、西昌围等文物活化利用点实地参观,亲身感受龙南特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魅力。

  “来到龙南后,一步一惊艳!不仅亲身体验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也 品尝到了许多客家非遗小吃,还在展馆里看到了诸多非遗传承。这一趟的感觉非常好,将文化遗产与社会同步发展结合的保护利用模式真的很新颖、很有创意。”游客夏女士说道。

  龙南市是江西的南大门、千年客家古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遗产众多。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在龙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近年来,龙南市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计划,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000万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保护修缮乌石围、龙光围、西昌围等多处文保单位和51座客家围屋。同时,积极探索“文物围屋+文化旅游”“文物+非遗传承”等发展模式,建成全国唯一一座围屋主题博物馆,整合打造国家4A级关西围屋群景区、“世界客家第一村”等景区,形成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的发展格局。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结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精神根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本次活动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把江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和宣传展示传播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为公众奉献一场场文化盛宴,必将对动员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珍爱文化遗产浓厚氛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完)

  安徽省人大代表朱叶是安徽皖光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在他看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有较强的政治执行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作为国内首个标准化碳链协同治理服务项目,‘千亿绿钢’行动针对‘政企银’三方的刚性需求,服务于绿色钢材产业链,打造了各方协同绿色发展的实效场景。”在1月13日的“千亿绿钢”行动发布会上,中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兢如是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3/42/9644715503840672570.jpg" alt="" />

  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李晓喻

  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7%,规模首次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6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刘淑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