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荔枝之乡突破保鲜难题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6 18:35:02

  中新社钦州6月15日电 (记者 杨陈)“我们采取了‘生物+物理’相结合的保鲜技术,目前荔枝保鲜时间最长可达60天,扩大了销售半径和销售周期,让荔枝热销海内外。”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海舟1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由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四省(区)农业主管部门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广西)荔枝龙眼产销对接活动在灵山县举行。

  广西荔枝约有60多个品种,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均有荔枝上市,成为中国荔枝供货期最长的省区之一。灵山县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种植荔枝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存百年树龄以上的古荔枝树3万多株。灵山县荔枝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广西之首,是中国第二大荔枝生产基地。

  然而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所言,“三日而味变”一直是困扰荔枝保鲜的难题。近年来,灵山县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与安徽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合作,经过三年跟踪,于今年大规模推广“生物+物理”荔枝保鲜技术。

  “荔枝果实在树上最佳风味期只有3-5天。我们应用这个技术,在风味最佳的时候采摘荔枝,经过处理后储藏在特殊冷库中。”李海舟称,该技术的特点是经过微生物处理在恒湿、恒温等条件下储藏,荔枝保鲜期可达60天。同时还有利于果农错峰上市、持续增收,延长商家销售周期,拓展销售半径,让消费者更长时间的品尝到荔枝的最佳风味。

  据悉,往年灵山县荔枝产量达15万吨以上,今年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荔枝产量将有所减少。

  广东荔枝收购商翁俊豪说:“今年好多采购商都来灵山,属于抢购的状态。目前是哪 里需要我们就发往哪里,北京、上海等城市,中国西南、东北地区都有销售。

  为夯实灵山荔枝产业发展基础,目前灵山县荔枝品种示范园计划种植保存荔枝品种400多个,重点收集保存优异、稀有、古老或具有地方特色的荔枝种质资源。该园还通过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种植仙进奉、桂味、无核荔等优质荔枝品种,引领灵山荔枝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绿色方向发展。(完)

  康森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要求,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结合北京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实际,制定了《北京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指引》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本指引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新冠治疗药品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药企业自主制定销售价格。医药企业应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综合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状况、临床治疗价值等因素制定价格,努力改进生产经营降低成本,充分考虑销售规模对生产经营成本的分摊作用,动态调整价格,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使利润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医保部门积极支持医药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医药企业研发生产新冠治疗药品,尊重医药企业自主制定的具体价格,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依法不作政府定价、不作行政审批,重点为医药企业制定新冠治疗药品价格提供指引,整体提升新冠治疗药品挂网效率,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促使医药企业公开透明合理行使自主定价权。新冠治疗药品首次进入国内医药集中采购市场销售,实行首发报价集中受理、全国通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一最恢宏的史诗,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高超能力。

  施特尔指出,当前德国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得了流感,只有9%是新冠病毒感染。相比新冠病毒感染,更多的是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您近年来致力于对家进行哲学挖掘,能否介绍一下,何为哲学意义上的家?</strong>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国务委员王勇6日在京出席国家消防救援局挂牌仪式并调研消防救援工作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改革完善消防救援体制机制,持续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水平,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陈宛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