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诗意文化 营造团圆氛围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8 20:04:54

  彰显诗意文化 营造团圆氛围

  ——谈总台龙年春晚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首童谣,道出传统春节民俗文化的意蕴。同时,看春晚也早已成为老百姓的新年俗。之所以大家每年都早早关注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内容,是因为春晚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春节符号,不仅是国人年夜饭上的一道“大菜”,更是获得了全球的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烹饪”好春晚这道“看家菜”,不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美学、当下观众审美做转化性的融合,为中华美学精神插上了现代的翅膀。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华文化中拥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今年春晚自然是龙的主场,一条奔腾的巨龙串联起整个主会场的空间,透过它仿佛看到华夏大地起伏的山脉和蜿 蜒的河流。开场表演《鼓舞龙腾》也做足了气势,伴着雄劲的鼓点,年轻演员们和几十个可爱的龙娃跑向观众席,舞起来、跳起来,晚会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一下被点燃。

  中国是诗歌大国,每一首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能引起国人的情感共鸣。2023年一部广受好评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又一次带火了中国唐诗,片中人物也出现在了春晚的舞台上。在今年1个主会场加上4个分会场的形式中,西安分会场第一个亮相,《长安三万里》的李白、高适融入西安百姓过新年的热闹场景中,现代人与大诗人隔空饮酒对诗,将春节“在一起”的团圆文化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中华民族作为被古诗词浸染千年的民族,骨子里早已刻满家国情怀的诗意向度。春节的团圆不仅意味着家人的团聚,更是国人心灵情感层面渴望亲情慰藉的真实写照。

  在岳云鹏与孙越的对口相声中,二人通过“飞花令”的一逗一捧,为观众送来笑声的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了传统诗词文化。2024年总台春晚还把大山里“田野诗班”的孩子们请上舞台,观众从他们亲手创作的诗歌和“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的歌声中,感受到孩子们用眼睛、用耳朵、用情感描绘“年”的浓浓诗意。舞蹈《锦鲤》用悬空的曼妙舞姿,融合AI、XR等技术,为观众绘出一幅寓意吉祥、灵动婀娜的水下画卷;亦舞亦武的咏春拳、八卦掌,用刚劲有力的武术舞蹈,为观众带来力与美的享受。就连主持人也用朗朗上口的诗句串联起整台演出,可以说诗歌的文化意蕴为今年总台春晚带来了别样的气质。

  团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最经久不变的“家文化”诉求,一年一度的春节,志在四方的好儿郎走得多远都要回家,和亲人在一起守岁。今年总台春晚的团圆主题升华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跨国网友互动歌曲《晒share》的舞台背景来自全球网友联屏一起挑战“龙年主题舞蹈”,晒出大家的快乐,分享春节的喜悦,一下把地球村浓缩在一个舞台上,热闹欢腾的中国年味传遍全世界。歌曲《拼音》唱出了如山的父爱,孩子永远有一座山可以依靠,当多媒体舞台背景布满了你我他家父子的同框照片,温馨和温暖通过春晚的舞台充盈在每个人的心间。今年总台春晚一个特别的节目是把柯尔克孜族《玛纳斯》、蒙古族《江格尔》和藏族《格萨尔》三部英雄史诗串联起来,这些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永恒的诗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立意,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此外,民歌串烧《我的家乡我的歌》、戏曲节目《百花争艳》和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歌手带来的歌曲《礼序》等,都让观众感受到“在一起”的团圆之意。

  虽然“狗医生”能使人暂时卸下防备,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心灵治愈的目的,还需要专业医生的持续治疗。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气象局与县农业农村局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冬小麦返青期苗情调查,制作气象为农服务专报;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气象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大新镇开展农情调查,制作“三农”气象服务周报……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各地气象部门派出服务团队,到田间地头调研了解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预警、苗情监测评估,制作气象信息专报,努力做到精准施策、精细服务。

  2月3日,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总决赛在深圳大亚湾收帆,126名“小水手”扬帆逐浪,收获满满。“这些孩子大多来自社会俱乐部,平时在学校读书,课余时间接受帆船培训。”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小帆船培训体系认证官沈圣介绍。

  联邦统计局指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年初和年底的游客过夜数都远低于2019年数值。与之相对,2022年8月游客过夜数达到了创纪录的5800万。“旅游业在夏季似乎比秋冬季恢复得更快。”

  伦敦大学学院风险与减灾研究所副教授福尔·沃克表示,从她对损坏情况的初步观察来看,在照片和视频中看到的被毁建筑物似乎缺乏基本的抗震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或柱支撑。

  <strong>中国电科15所专业部虚拟现实研发室主任 王国伟:</strong>我们可以理解为数字孪生或者是平行系统,哪怕是更夸张一点元宇宙,这是未来信息系统或者终端去仿真模拟的一个趋势。我们采用了组件化可快速迭代的这种模式去设计的,目标就是保证尽可能满足所有任务,不仅是出舱,还是更精细化的模拟,或者某些装备设施它的开合角度,航天员他的状态。尽可能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去采集有限的信息,用全景的方式还原出来整个过程。(央视新闻客户端)

张雅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