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月完成投资超3万亿 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直播吧
2024-06-23 09:55:21

  在湖南省衡阳市西南15公里处,有一座雨母山风景区。因其 毗邻市区且风光秀美,享有衡阳“后花园”、城市“绿肺”等美誉,年接待各类游客达40万人次。

  多年前,由于高速公路尚未建成通车,造成雨母山交通不便,当地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收入低导致劳动力大量外流。随着2011年许广高速湘潭至衡阳段通车,当地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高速公路给当地经济发展以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

  如今,作为湖南省“七纵九横”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加密线,连接衡阳、永州两地的黄金通道,衡永高速公路的起点就在雨母山镇雨母村。衡永高速建成通车后,衡阳各县市区至雨母山风景区又将再多一条快速通道,将为当地经济进一步提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何亮介绍,衡永高速全线4次与已通车高速相交,7次上跨下穿铁路,4次跨越湘江干流和较大支流,以长隧道穿越祁山山脉,建设规模大,涉铁、涉高、涉水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牵涉面广、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十分复杂。

  11月14日,在衡永高速公路寺塘冲枢纽互通C匝道,总长56米、总重500吨的钢箱梁以每秒20厘米至30厘米的速度平稳直线滑移,“跨”过许广高速公路,到达指定落点。施工过程中,许广高速公路双向车流如织,通行未受影响。

  “衡永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段钢箱梁采用液压滑移直线顶推法的成功实施,在国内公路行业尚属首次。”何亮表示,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跨既有高速公路占用路面施工的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进一步缩短了工期。

  衡永高速的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公路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5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今年以来,一大批交通重大项目正有序推进。公路方面,共完成“十四五”规划内204个公路项目(高速公路46个、普通公路158个)的审查,国家公路省际瓶颈路段完工和在建项目达到43个,里程约2170公里,占“十四五”建设任务的77.5%。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告诉记者,今年前10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万亿,达到3231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85亿元,同比增长4.1%。“这为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了有力服务支撑。”

  十年来,京沪、京港澳、沈海、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分段实施扩容升级,国家高速公路六车道以上路段增加1.84万公里;以京雄高速公路、津石高速公路等为主骨架的雄安新区“四纵四横”对外骨干路网基本形成;由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港珠澳大桥投入运营,十余座跨越长江的通道相继建成,中俄合作建设的黑河大桥顺利建成,全长超2500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不断打造公路重大工程新标杆。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项目攻克了大尺寸沉管隧道建造、运输、沉放等关键技术,秦岭天台山隧道、天山胜利隧道等在超长山岭隧道设计、施工等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大型TBM、超高强度钢丝等国产标志性材料装备经受了实践考验……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不断攻坚克难,突破一系列工程技术瓶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由88本增加到158本,形成完备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

  当前,抓重大项目、促有效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重要抓手。随着各地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再加上各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发挥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聚焦联网、补网、强链,突出安全便捷、经济高效、融合创新、智慧绿色、包容韧性,努力构建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这面无声的旗帜,校正了郑聪健的军旅坐标,抹去了他的年轻气盛。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1468532590.jpg" alt="" />

  2022年11月3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再次以185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

  中国天气网讯 近期,我国大部延续偏暖格局,尤其是东北以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偏暖异常明显。不过,今年首场寒潮天气即将来袭,预计明天(1月11日)开始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这场寒潮天气过程降温有多猛?最强雨雪核心将出现在哪些地方?是否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春运交通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天气网为你一一解答。

  无论是队列行进,还是参加集会,一看一听,大家就能分辨出:这是六中队的兵!

  <strong>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宏观经济学家 刘元春:</strong>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2023年,经济要在全球疲软的大环境里面,逆势实现持续上扬,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个对于中美之间大国博弈,对我们整个一种战略信心,战略契机的把握就显得更为关键。

林晓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