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积极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30 17:09:03

  过去7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前国会下议院副议长、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东盟宪章》精神高度契合。东盟的集体意愿是让东南亚国家“不受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外部势力干涉”和“扩大合作领域”,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遥相呼应。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就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视为处理国家间关系与世界和平建设的指导原则。

  柬埔寨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发表以来,在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来,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平等、公正、繁荣和包容的世界而努力,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项目主任韦珍玉表示,70年来,亚非国家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了团结合作,走上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非常宝贵的遗产,应该将其传承下去。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东方智慧

  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世界甚至比70年前首次提出时更为有效。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提到的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变得愈加重要。中国正在奉行有利于所有国家的外交政策,重视对话、平等互利,以维护世界和平。当前世界变得更加动荡,我们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基于平等和互不侵犯的共同未来 。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智库专家迪格比·詹姆斯·雷恩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说是人类共存的五个原则。对抗和战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各种灾难。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未主动挑起任何战争,还为各种冲突提出和平方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的基石。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和平调解人。

  韩国世宗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郑载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再次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但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日本前参议院议员、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浜田和幸表示,当前,世界正被互不信任和对立的浪潮所吞噬。现在正是我们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携手共度危机,认真致力于构建新的和平共处关系的时刻。我们作为“地球号”的一员,面对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环境、人口等各种课题,应共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力求行稳致远。

  韦珍玉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和平与和谐”是中国的特点,这使中国拥有许多友好国家。中国以合作共赢方案处理国际关系的模式已被证明能达到“和平与和谐”的效果。中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给世界以巨大的启示。

  金平强调,随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加剧,维护和恢复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任和信心迫在眉睫。如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攻击,世界将不安全,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将陷入混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为维护和重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信心、多边主义和全球化信心,建设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开辟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新道路,开创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新秩序的有力塑造者,是全球和平稳定、可持续包容发展和繁荣的新力量。

  据刘瀚旻介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了较多急性喉炎和喉气管炎的病人。这两个疾病之所以会纳入儿童重症情况处理是因为它们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呼吸,造成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窘迫,进而出现生命危险。

  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9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收入飙升至350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仅为83亿美元。

  王里成说,他与这座滑雪场结缘十余年,曾多次负责国际国内赛事的电力运维,这些比赛中不乏齐广璞、徐梦桃等体育名将的身影。

  <strong>合肥市瑶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宇世伟:</strong>(合肥)国鑫公司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面,我们也协调了也不出面,不与(合肥)三建完成结算,我们合肥市出行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当中对类似情况就有明确规定,半年内分包单位不与总包单位完成结算的,应以单方面结算为准,通过审计公司确定完成工程量总款以后,在总款范围内由总包单位先行垫付工资,事后由三建向国鑫公司追偿。

  殷勇表示,五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大城市病”治理,首都和谐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2022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48.3%,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污水处理率从92.4%提高到97%,国家和市级考核劣五类断面全面消除。森林覆盖率达到44.8%,绿色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虞鑫根据其此前开展的实证研究也发现,用户使用时间越长,茧房效应变弱,在此过程中,“制茧”效应越来越弱,“破茧”效应越来越强,总体向着破茧的方向发展。

阮伦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