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生物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形态演变过程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13 23:33:00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地球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不仅导致大量物种消失,更影响了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即不同物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没有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通常是同步演化。然而,大规模灭绝事件却可能打破这种同步性,导致两者脱耦。

  宋海军团队开发一种名为DeepMorph的自动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99个属、六个海洋生物门类的化石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大灭绝期间形态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大部分门类,包含菊石类、腕足动物、介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经历了对复杂和装饰性形态的选择性灭绝,那些大型、复杂和强烈纹饰的形态类型灭绝更严重;而牙形动物则没有表现出形态选择性灭绝的迹象。

  研究还发现,菊石类、腕足类、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牙形石六个海洋生物类群在经历灭绝事件时,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形态演变模式。这种灭绝的选择性和强度可能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影响所致,反映出不同演化枝和形态类型对环境耐受阈值的差异。

  作者 闫姣

  出发没多久,巡逻官兵就遇到了一处长达60米的“雪梁子”,驾驶员尝试几次都无法顺利通行,由于低温和大风,平时松软的积雪被冻成了坚硬的冰层,很容易造成巡逻车托底或者打滑,官兵轮番接力铲雪。经过近1个小时的挖掘清理,巡逻车终于摆脱险境成功上路,但是随着风力增大,路上的雪梁子越来越多,最终被一处高达2米的冰雪挡住了去路。巡逻官兵们不得不下车,开始徒步前往最终的巡逻点位。

  “辛苦工作一年,准备在春节期间给家里换一款智能舒适的沙发,为明年的工作和生活加油鼓劲。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家居产品的颜值与未来科技感,感觉这款沙发和我家里的装修风格很搭配,而且试坐后觉得挺舒适。”蔡先生说。

  “不要以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没有亲子矛盾。”彭女士是重庆市某中学初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近十年的工作之中,她见识过各种类型的家长。

  2018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文字记者:王雨萧、叶昊鸣、周圆、周晔、侯文坤、徐壮

刘建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