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基金会向西藏捐赠价值800余万元救护车、巡诊包等项目与物资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9 02:18:23

  中新网拉萨6月28日电 (记者 江飞波)6月27日,韩红爱心·关爱西藏再行动捐赠仪式在西藏拉萨举行,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简称韩红基金会)向西藏捐赠总价值8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项目与物资,包括:为西藏自治区捐赠40辆转运型救护车;为乡村医生捐赠巡诊包500个;为那曲市藏医院“复明中心”捐赠设备、支持25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为期3个月的基层急诊、超声、产科、新生儿科等培训;为昌都市县级医院援建2所视光中心并资助学生配镜。

  基金会发起人韩红在捐赠仪式上表达了她在西藏开展公益活动的初心,她说:“回到家乡很高兴,能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帮助到家乡更加高兴,看到家乡每天的发展和变化,看到我们的医疗卫生越来越好,我感到很骄傲。最后,祝福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扎西德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学民表示:“这些年,我们眼科中心团队与韩红基金会一起,走过很多地方,也给很多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作为在红旗下成长的医生,我们愿意把我们的青春洒在边疆,继续跟着基金会,走向西藏、走向基层,为人民服务。”

  来自西藏昌都市左贡县扎玉镇卫生院的加永克珠院长说 ,作为接收单位,一定珍惜车辆和设施设备,科学合规管好用好救护车,最大限度地发挥救护车医疗急救作用。

  据悉,韩红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持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支持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11年以来,韩红基金会为西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捐赠救护车、急诊设备、手术设备等共价值四千余万元。培养了多批次的适用型人才,为西藏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有益的补充作用。

  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耕耘说:“各使用单位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加强车辆设备管理,确保专车专用,不断推动西藏基层医疗卫生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各族群众健康福祉。”(完)

  考察饺子的历史时,不要被各时代的名称所迷惑。如前所述,蒸饺和水饺的原型分别可以追溯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而这些食物在唐代的名称还不很清楚,很可能变成了“馄饨”或其他什么名称。宋代开始出现煎饺,蒸饺被称为“角儿”“夹儿”;到了明代,又出现了“饺饵”“粉角”等新的名称;到了清代,才有“水饺”“饺子”等与现代相同的食品名出现。

  在中国,地区不同,饺子的形状和内容差异很大。提到饺子,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半月形的,但在中国东北的农村地区,也有像春卷那样圆筒形的饺子。同样是半月形的饺子,有带褶的和不带褶的。在北方,大部分饺子都是带褶的,而长江以南地区经常能看到不带褶的饺子。

  最近几天,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也不仅仅外国政要们拜年忙;世界不少地标性建筑,也披上了中国红;海外的唐人街,更是张灯结彩,舞狮游行,爆竹烟花,比国内绝大多数城市还要热闹。

  顺便提一下,现代的据称始于日本的乌冬面和一般的面条的不同之处是,擀乌冬面放盐,而擀一般的面条放碱水,都是为了增加面的韧性,但碱水的效果比盐好。中国的面条传到日本时,可能因为引进年代不同,有放碱水和放盐两种做法。放盐的做法很早就引进了,而放碱水的做法是到近代才引进的。日本把这两种做法都保留了下来,而放盐的制面方法在中国已经很少见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以为乌冬面是日本特产,其实只是女儿回娘家而已。

  但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记述中可得知,过去称“馄饨”的食物,基本上就是指水饺。这样的话,从上面的记述中可类推得知,《山家清供》中“椿根馄饨”所说的“馄饨”就有可能是饺子。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26日04时0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3度,东经101.99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总台记者 张腾飞)

林佑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