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现代猞猁多样性源自几千年前基因混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2 16:08:03

  据论文介绍,约100万年前,伊比利亚猞猁(Lynx pardinus)从其姐妹物种欧亚猞猁(Lynx lynx)分化而来,但它们的基因组显示,两个物种间出现过DNA转移(该过程名为基因渗入)。20世纪的一次严重种群瓶颈事件让伊比利亚猞猁减少到只剩西班牙南部的两个隔离的小规模种群,遗传多样性为所有哺乳动物记录史上最低的一次。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Maria Lucena-Perez和José A. Godoy与合作者一起,对来自化石骨骼样本(距今约2000至4000年)的3个古代伊比利亚猞猁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将这些基因组与来自当前两个地点的30个伊比利亚猞猁、来自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一个古代欧亚猞猁(距今约2500年)和来自6个种群的12个现代欧亚猞猁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对比,在伊比利亚猞猁基因组中发现了与欧亚猞猁持续或反复发生基因混合的过程。

  他们认为,这个过程或解释了现代伊比利亚猞猁种群 数量虽然近来出现了减少,但遗传多样性比古代种群更高的原因。

  然而,在这种持续性的舆论聒噪声中,加拿大外交却做出了不该有的过激反应,再次暴露出其不成熟、不独立及不稳定的一面。起因是加拿大媒体近日又披露了该国安全情报局(CSIS)在2021年撰写的一份报告,在对“中方干涉加内政”老调重弹之外,还诬称有关中国驻加领事官员对一名加议员及其亲属实施所谓“威胁”。这让那几个已经声嘶力竭的政客和媒体如获至宝,在几个月的“坚持”后终于看到了把事情搞大的一线希望。

  因此,在这样一个互相嵌套的科研管理体系中,作为科研管理机构的政府、负责组织研究的科研单位和一线科学家之间,权责是模糊和失焦的。“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全国多地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后,项目经费实行定额包干,只定总量,对执行细节不做约束,本是为了放权给科研人员,但现实中却起到了反向刺激,让人们想申请更多项目的原因。”周忠和说。

  产业转型中,淄博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型经济主体,有力推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4月26日,孙卓被拐案的代理律师孙文学对外宣称,“‘梅姨’抓到了,半个月内公开详细情况,一个个被拐儿童的噩梦开始的地方”。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伯恩斯这番表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政府清楚认识到增强中美经贸及其他一些领域的合作对美国的重要性。然而,受国内政治氛围的影响,这样的表态对提升双边交往水平依然不利。高凌云说,美国“政出多门”的现象和美国官员言行不一的表现,往往给打交道的另一方制造出许多麻烦,有时甚至故意引发新的矛盾,让本可以缓解的僵局进一步恶化。

许昌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