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澜: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03 09:53:36

  中新社香港6月2日电 题: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关注香港的人士或许会发现,近期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迎来送往”可谓“一浪接一浪”。

  “送往”方面,6月1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搭载100多名香港大学生赴上海实习。而此前,香港廉政公署还组织了最大规模赴内地交流团。

  就在这一浪接一浪的“迎来送往”间,香港与内地的深化交流合作亦愈发凸显。

  一直以来,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独特名片。随着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香港这张名片含金量也持续提升。内地省份与香港合作的重要内容正是共同“搭台唱戏”,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香港也需要在和内地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巩固自身独特地位,从而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种双向需求下,“迎来送往”自然水到渠成。

  需要注意的是,于香港而言,不能只将“迎来送往”当做流于表面的活动,更要认识其背后反映的内外形势变化,把握好其中的机遇。

  香港发展史是一部在识变、求变、应变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只有认识到当下变局,才能更好开新局。尤其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香港在眼光“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内地发展及需求。

  例如,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催生出众多新兴产业,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一轮驱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亦是内地全力推动的方向。近年来,内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激励研发的重大政策措施 。这种鼓励创科的氛围和不同激励政策,可为正构建国际创科中心的香港提供借鉴。

  “识变”之后,香港应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内地携手共进。仍以创科为例,香港拥有林立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可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香港资金充沛……这些优势让创科成为香港与内地合作过程中的重要领域,从香港与鲁、沪、桂三地签署的合作意向中便可见一斑。当然,从合作意向到最终落地还需要双方不断磨合,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才能实现。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巴黎1月31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官方机构1月31日发布多项重要经济数据,显示法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6%,但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放缓。

  春节后开市仅2天,外资继续大手笔扫货A股市场。

  1月31日至2月2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自西向东将有4~6℃降温,青海、甘肃、川西高原、吉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长江以北大部地区伴有4~5级风,部分地区阵风可达7~9级。

  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有严格的评审程序,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一般省市发改委遴选后征求各厅局意见,再报请省、市政府批准后对外公布。因此,重点项目名单往往在二三月份出炉,甚至有时会更晚公布。

  近年来,广州和清远两市共同积极推动中大纺织服装产业圈有序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共享发展红利。其中,由清远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面积超万亩的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可充分容纳广州外溢的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纺织时尚全产业链,承接包括广州中大布匹市场在内的有关产业有序转移。园区现阶段可承接2000家企业拎包入住,全面建成后可承接企业近10000家。

  一旁,18岁的韩启旺脸涂油彩,正麻利地将双脚用红绸绑在2.8米的高跷上。“凌晨两点就起床化妆,”他说。虽同样是“首秀”,他却选了最高的木跷,从小生活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总南村的他信心十足:“社火年年耍,不用专门学。”

王政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