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转型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7 19:48:09

  中新网金华6月6日电 (钱晨菲)“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农历五月杨梅成熟,在位于浙江金华兰溪的杨梅种植大棚内,一颗颗杨梅已挂满枝头,果农穿梭其间忙着采摘。

  马涧镇地处浙江兰溪北部,是中国杨梅之乡、精品杨梅第一镇,杨梅栽种面积为4.3万余亩,占兰溪杨梅总栽种面积的70%以上,年产量3万余吨,全产业链产值超7 亿元。其中,大棚杨梅约3000亩,占浙江省70%以上,是该省最大的设施杨梅栽培基地。

  据悉,马涧杨梅品种主要以东魁、黑炭、木叶为主,现有杨梅类专业合作社46家,家庭农场215家,加工企业3家。马涧曾获得“全国十大精品杨梅”“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等荣誉。

  马涧镇人大主席包俞良介绍,“今年的杨梅品质比往年明显提升,优质果率大幅度提升,价格也持续上扬,大棚杨梅每斤比去年提高10元以上,露天杨梅每斤比去年提高3元以上。”

  品质的提升,得益于当地持续贯彻科技富农、创新强农的理念。近年来,当地加快以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实现全链式转型,因地制宜发展马涧特色杨梅产业,聚焦“地标富农”,围绕产业链、贯通培训链、强化服务链,2023年实现杨梅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6.5亿元,快递单量达25万单,同比增长148%。

  兰溪市马涧镇党委书记王文新介绍,为了破局“靠天吃饭”,该镇在浙江率先采用大棚杨梅种植技术,扭转传统种植过度依赖自然条件的局面,极大降低天气因素影响;实施杨梅健康栽培生态指标研究项目,与浙江省农科院签订《杨梅综合指数研究合作协议》,建立微生物菌肥试验等示范点,为杨梅种植环节赋予科技初始“土壤”。

  不仅如此,当地还精准施力,实现“知天而作”。当地构建了“杨梅产业大脑+梅好农场”数字平台,推动杨梅产业智能化转型,实时监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自然要素,实现智能监控、自动管理;投入使用“水肥药一体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等数字设备,动态监测和及时管理杨梅种植,实现一部手机“搞定”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三产融合,我们一方面加快推进以农产品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运输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深化农旅结合,2023年以来,创新推出‘认养一棵梅’云种植活动,村集体统一流转失管杨梅树近3000株,打开了三产融合新局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王文新说。(完)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规范红干椒经纪人队伍,让这支队伍走出去,将好的经验做法引进来,使东风镇红干椒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助推乡村振兴。”张学江说。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10/1082cff8c10d45118632f149c8435ab5.jpg" alt="" />

  对于青年规划养老财富的需求,上投摩根基金联合蚂蚁理财智库公布的《2022当代青年养老规划调查图鉴》显示,商业养老保险、终身寿险等分红返还类产品最受青年群体青睐(65.3%),其次为储蓄存款 (54.6%)、银行理财(37.9%)和公募基金(25.8%)。此外,90.3%的国内受访青年认同养老要越早准备越好;16.6%的人已经付出行动,为养老配置相关的资产;32.3%受访者认为养老也是理财投资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自己多积累养老储备。

  此前1月6日,金达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受消费增加影响,公司近日辅酶Q10订单有所增加。公司辅酶Q10产品一直是畅销产品,在美国亚马逊、iHerb等电商平台销量多年居前,在国内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也树立了第一品牌形象。公司是全球辅酶Q10最大的生产商。

  久违的出游让多个城市在元旦期间游客数量激增。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

  事实上,今年美国的通胀路径仍不明朗。美联储将2023年核心PCE展望上调至3.5%,并担心高物价比预期持续更长时间。与此同时,纽约联储一年期通胀预期仍然高达5.0%,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预期为4.4%。

季志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