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里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9 05:41:59

  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近日在大陆院线爆火。截至3月12日,该片票房已突破四亿元人民币。

  《周处除三害》好在哪儿?除了“这都敢拍”“尺度大胆”的评价,更多影迷感慨影片叙事清晰有深度。台湾《联合报》亦发文指出,这部电影用传统典故讲述台湾故事,让不同观众观影后都能获得满足。

  传统典故与九次“圣杯”: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核

  “周处除三害”典故源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传说周处仗着自己武艺高强便横行乡里,乡人将之与水中蛟龙、山上猛虎合称当地三害。后来周处在人怂恿下为乡亲除去蛟龙、猛虎,却逾期未归,乡亲以为“三害”皆除,于是欢喜庆祝,而周处归来时得知真相十分惭愧,随后幡然自新,改恶从善,终成一番事业。

  电影中,黑道杀手、通缉犯陈桂林,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生命将尽时,决定“干一票大的”,以此扬名黑道。阴差阳错间,他发现自己仅在通缉排行榜上排名第三,于是决心除掉前两名通缉犯以“留名”。“当代周处”陈桂林在接下来的经历中感知到真正的善与恶,也因此醒悟,直面内心,最终坦然赴死,完成“除三害”。

  除了故事本身出自中国传统文学,影片中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细节刻画也为其增加了观赏的厚度。

  比如陈桂林犹豫要不要去自首的关键剧情——这个决定怎么做?答案是在关圣帝君面前“掷杯筊”。关圣帝君即“武圣”关羽,他不仅武艺高强,更是忠诚与义气的象征,在闽南地区尤其受到崇敬。与关帝信仰紧密相连的是“掷杯筊”,闽南地区一种特有的占卜仪式。

  影片中,陈桂林连续抛出九次表示“同意”的“圣杯”,原本希望借天意逃避的陈桂林,在一次次“掷杯筊”中满头大汗、全身颤抖,他相信这是天意,随即决定自首,更为影 片增添一丝宿命感和角色于正邪交织中流淌的悲剧

  “尊者”“三害”:现实中或有映照

  不少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有这样的感触:黑帮与邪教的害人程度更甚于蛟龙和猛虎。

  片中“尊者”林禄和嘴上说着慈悲度人,暗地里却疯狂敛财、贪恋美色。一些影评人认为“尊者”原型或为台湾邪教头目徐浩城——自称“五教共主”的徐浩城开设华兴灵修道场,借此敛财骗色,还在新冠疫情期间发布音乐专辑,号称其歌声能对抗病毒。

  台湾《工商时报》评论文章以“三害”作比,指出台当局的三项恶政:一为“反渗透法”,不少岛内民众赴大陆旅游、探亲,返台后竞遭约谈侦办;二是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本是监督机构,却沦为民进党“铲除异己”的“东厂”;三是“数字发展部”,成立初衷是为了通信基础建设和通讯安全,结果反使岛内诈骗案不断攀升。文章称,必须割除毒瘤,根除恶疾,大破大立。

  一部电影,寓意深远,这或许也是电影最重要的作用——警示现实。

  影片为两岸文化合作带来新启示

  《周处除三害》由香港导演黄精甫执导,台湾演员阮经天等出演。台湾《联合报》发文指出,本片“台港联手”,用港产片手法打造台湾社会现实故事,也是影片在大陆市场叫座的原因之一,其爆红或能为华人电影合作开新篇。

  近年来,大陆出台取消引进台湾影视剧的数量限制、放宽对两岸影视剧合拍的限制、取消收取两岸电影合拍立项申报费用等政策,以促进两岸影视合作。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名影视界代表委员对媒体表示看好两岸影视业合作前景。“希望未来有更多作品在台湾播出。”全国政协委员、演员靳东说。全国政协委员、导演赵宝刚也表示,《繁花》《甄嬛传》等优秀的影视作品被两岸共同欣赏是情理之中,也有越来越多台湾演员选择在大陆发展演艺事业。

  联合新闻网援引一篇评论称,《周处除三害》让人重新发现两岸民众有着更多超越政治藩篱的联结。文章说,台湾电影能在大陆发光发热,本身就是两岸关系进展的良机。

  作者:木杉

  编辑:吴蓓蓓

  责编:彭大伟

  现在,华电滕州储能项目全部容量实现了短期集中共享。据了解,山东省储能电站容量租赁市场前景广阔,华电滕州储能项目租赁企业主要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内部5家企业,满租后可达预期收益。

  另据中新财经记者了解,2021年融安全县金桔面积20.72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达25.7亿元。其中,融安金桔新品种脆蜜金桔田头收购价格每公斤达60元。

  比尔·盖茨一直对AI(人工智能)青睐有加,多次将其比作可与计算机、互联网比肩的新技术。

  此外,王文涛邀请法瑞尔在合适的时间访华,法瑞尔也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访华。

  “95后”的何锋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北海公安处横州站派出所的线路民警,自2018年入职后,一个人、一辆铁骑,与山间小路和江面渡船为伴,开启了他的水陆两栖护航路。

  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鲜见飘雪”,不少当地居民直呼干燥和不适。据气象部门统计,自2022年10月27日以来,兰州市主城区持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过100天。兰州近30年中的2月上旬,有12年出现了降雪,最大日累积降雪量为1.8毫米(2014年)。

许宗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