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 今夏高温天气为何频现?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0 15:55:41

  6月18日白天,京津冀等地出现35—38摄氏度高温天气,未来三天,京津冀及河南、山东等地多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

  6月18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0多天发布高温预警。预计6月19日白天,新疆沿天山地区、陕西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北京中东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辽宁中西部以及广东中西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35—36摄氏度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为何频频出现?今年夏天会不会出现破纪录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进行了解析。

  北方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分析,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温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的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同时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郑志海介绍,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高温发生的气候背景。同时,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已结束,但其滞后性影响仍在持续,且预计夏末秋初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温天气已呈现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等特点。

  全国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1981—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3.3次,2011—2020年增加至4.1次。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同时,平均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区域高温过程平均强度也以每10年6.2%的速率增强(相对于1991—2020年平均强度)。

  “预计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表 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2月8日电 (记者 朱景朝)8日,记者从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获悉,新疆喀什地区日前出台31条优惠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依然无爱,但真心敬佩。”

  人类文明绝非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现代化道路,当然也不能定于一尊。

  浙江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广东实施“粤贸全球”境外包机参展计划,四川“组团出海”赴欧洲拓市场活动成行……去年底以来,多个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包机、全程服务,牵头企业奔赴海外开拓市场。参加展会、拜会客户、开展商务洽谈,通过难得的面对面交流,许多企业收获了新订单,感慨“收获满满”。这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活动,既顺应了企业的迫切需求,也释放出“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强烈信号,有力助推了市场主体增信心稳预期。

  “我们现在第一波大规模感染已经过去了,目前能做的,就是抓住窗口期,把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新冠疫苗缺口补上,预防几个月后下一波感染可能带来的重症和死亡。”2月7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春节期间,惠山古镇上的游客熙熙攘攘,古镇市集最受欢迎,非遗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了数百年的宜兴紫砂壶、惠山泥人、留青竹刻等传统技艺纷纷登场,古镇戏台和祠堂内锡剧、吴歌演出热闹非凡。春节期间,惠山古镇接待34.4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

苏妤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