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13 08:09:59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刘红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12日对外表示,“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 了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的改善。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9.5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9%。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项典型案例整改和1192件信访举报件办理已取得明显进展。从严从实抓好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黄河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11项问题整改完成9项。省级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2%。两轮黄河“体检”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9%、67%。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制定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协同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并制定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成功申报湟水流域山水工程项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完)

  作者:蔡真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南繁的环境是育种人的天堂。”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番茄课题主持人戴忠仁是第一次来海南进行南繁育种,他带来的番茄在育种过程中因病损失了不少,“这也有好处,说明剩下的两株番茄苗抗病能力强,其中一株长势还特别喜人,这是宝贝一样的材料”。

  张莉补充说,长城文化保护法庭集中审理相关案件后,还能够将案例进行及时的梳理,汇总出涉长城文化保护的一些典型案例对外发布,对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一个示范和辐射作用,有利于专业化的法治宣传。

  “在长城资源和长城文化保护方面,秦皇岛存在着很大的司法需求。”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十多年前,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出现湖泊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2008年,青海省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那时起,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模式的集约化经营开始在草原牧场兴起。

洪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