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7 14:48:03

  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全球哪个城市或都市圈最具科研创新能力?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位列第一位。

  22日,清华大学联合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共同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GIHI2023)报告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3》增刊(Nature Index 2023 Science Cities)报告。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3》指出,北京仍然 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城市,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分别是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都市圈和武汉。

  中国另外有五个城市跻身全球前20强:合肥(第13位)、杭州(第16位)、天津(第18位)、深圳(第19位)和西安(第20位)。这意味着中国总共有10个城市居于全球科研城市前20位,比去年又增加了两个。

  在这些中国科研城市中,根据调整后的份额,增幅最快的四个城市是西安(38%)、深圳(33%)、广州(29%)和天津(26%)。调整后的份额顾及了自然指数在文章总数上的微小年际变化。

  上述报告指出,由于中国科研机构在自然指数的表现持续上升,2022年美国十大科研城市的调整后份额均出现下降,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城市也都呈现这一类似趋势。不过,纽约和洛杉矶在调整后份额上的降幅最少,不足4%。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正在以其惊人的力量助推引领产业发展、经济新增长,广泛而深刻地重塑着国际创新格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担当。北京和其他亚洲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崛起,更需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的同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简称GIHI)也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显示今年有更多的中国城市跻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行列,其中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居于全球前10位。

  GIHI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科研团队联合编制,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三个维度,对全球119个科创城市进行了评估,使用了包括自然指数、数码科研(Digital Science)旗下的Dimensions数据库在内的多种数据来源。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表示,两个指数的最新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在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上都已实现快速提升。此外,许多全球城市同时跻身两个指数榜单,这证明了高质量的基础科研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完)

  2021年,宁德市域范围天然气消费量已达5亿方,预计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达10亿方。如果不考虑民用及工业用价格差异按现行价格计算,如果用上“管输气”,去年宁德市一年即可节省天然气成本支出约14亿元。

  1月29日,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书记、副局长丁会强在四川广安的招聘会上注意到,当地人对于湖州企业南洋电机颇有兴趣。

  “开吃啦!”采访结束后,潘世富被工友拉到饭堂吃团圆饭。他说就算离开岗位,也会经常回来看看。我想,广东改革发展先行一步,身处其中的人们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必要性的感受更深。春风浩荡征途新,扬帆破浪正当时。相信老潘再回来走走转转时,一定会自豪于自己参与建设的这座城市,已经在春天的故事里再叙新篇。

  不少人将宏观税负作为衡量企业税负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去年4.2万亿元力度空前的税费支持政策落地,中国宏观税负再创新低。

  从小喜欢动漫文化的谢添还把卡通图案印到了自家产品上。“我专程赶到日本争取到‘Hello Kitty’的版权持有方支持,在保鲜膜、垃圾袋等产品上印了‘Hello Kitty’动漫形象。”谢添告诉记者,他们还在合肥市建立了营销中心,去年5月份“Hello Kitty”款垃圾袋在电商平台上推出后,几个月时间就卖了5亿多个。

  近年来,黄梅县通过编辑出版黄梅戏校本教材、连续举办黄梅戏戏迷业务培训班、组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等举措,形成了人人喜爱黄梅戏、人人传唱黄梅戏的良好氛围。

张家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